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消费者的行为惯性,也严重影响了很多品牌、供应商的节奏。
而对于粉丝营销,我们经常听说的是,品牌为了更好的销售数字,绞尽脑汁想要拉动更多粉丝进行疯狂购买,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其实,作为品牌方如果只想着“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割韭菜”,结果一定不会太好。要知道,粉丝造就了一种文化,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一旦被嗅觉灵敏的粉丝侦查到品牌想“割”他们,必然会激发粉丝的反“割”行为。出现这种情况,品牌将得不偿失,好事就会变成坏事。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一定程度上止“割”。品牌真心待粉丝,才能达成既定的终极营销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再去做后续策略,也才能提高成功率。
面对疫情大环境的限制,品牌营销的重点大多转至线上,线上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因此火爆。对比线上直播和短视频营销能够快速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转战线上的娱乐营销既遇到了机遇也受到了挑战。面对巨大的线上流量抢夺场,品牌该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在选择与明星合作与粉丝调性时该注意什么?
![]() 田丰 上海智将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日广告联合麒麟奖共同发起“2020娱乐营销趋势展望”专题采访,有幸邀请到上海智将广告总经理田丰为我们解答,他口中的止“割”具体是指什么呢?让我们来细细探究。
A田丰: 突发的疫情最大的影响就是无法在春节假期之后如期进入公司办公。由于只能通过钉钉等应用程序线上办公,让沟通变得更加繁琐,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无法外出,也导致不能够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合作流畅度也大打折扣。此外,本次疫情也极大影响了品牌客户的投放计划,导致诸多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唯一影响较小的是公司原生内容,由于人们都在家中隔离抗疫,对娱乐内容的需求量相较之前反而有较大的提升。
A田丰:
A田丰: 目前国内疫情正在逐渐好转,公司的整体运营轨道也在逐渐恢复正轨,但由于防疫尚未结束,很多线下聚集活动依然不被允许,因此,受疫情影响到的很多品牌主与其等待疫情完全结束,将原计划的大部分线下预算调整至线上的可能性更大,而我们将抓住这次绝佳机会,发挥公司线上娱乐营销的强项,为客户带来更加优秀的线上整合营销计划。
此外,由于疫情爆发全民抗疫的关系,让本来就热衷于明星公益的广大粉丝受众们更加倾心于与疫情高关联的明星公益活动。其实,粉丝热衷于明星公益本就是一石二鸟的事,在粉丝以明星名义完成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为自己挚爱的明星带来了极佳的正能量口碑,最知名的例子如几年前的王凯公路,粉丝以王凯剧中饰演的角色名字为山区修路,既造就了社会事件,让广大百姓感受到粉丝正能量行为,也让更多人知道了王凯这个人以及其饰演的众多剧中角色;再如蔡徐坤的漳州鸭蛋公益,既解决了海南鸭蛋无法卖出的局面,为海南百姓带去福音同时也极大塑造了蔡徐坤的正面形象,毕竟粉丝行为总会上升到正主,如果说粉丝恶劣行为引发大众愤怒会上升到明星本人并影响其星途,那展现粉丝善意之举的公益活动当然也会同样为明星带来大量好评和赞赏。
在疫情爆发之前,很多明星的粉丝群体会时常保持着灵敏嗅觉,一旦察觉到一些公益相关的风吹草动,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是一定会去执行的,即使不是洋溢着家国大爱,也会选择性做一些小规模公益,而如今,由于疫情全球爆发,正是需要粉丝公益力量的时刻,如此大环境当然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抗疫公益活动。由此,对于粉丝自己来说,公益活动的频率一定会高于平时;对于我们公司来讲,公益活动也会在原有粉丝营销体系中占更大的比例;而对于品牌来讲,此时此刻正是彰显金主爸爸大慈大悲的时候,如果品牌在营销链路中增加公益活动的一席之地,那么无论对于粉丝还是品牌自身,都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这也正是对于我们的一个挑战和机遇。
毕竟公益活动很讲究频率、人数、机制和落地执行等细节,做得好,赢得赞誉满满,做不好,可能会被说赚国难钱。对于如何把好事变得更好,而不是好事变坏事,在疫情当前的如今,必然是一个巨大又让人紧张的挑战。当然,也希望更多品牌会考虑公益这个潜力巨大的营销方式,去深入开发这既充满正能量又拥有极大商业潜能的传播模式。
A田丰: 营销的核心一直都围绕着“沉浸感”,总的来说就是,越能够拉近用户与品牌距离的营销模式,越能变成主流,从铺天盖地的朋友圈广告到社群营销,再到直播带货的爆发,可以看出,用户与品牌的距离在快速拉近,沉浸感在飞速上升。
因此对于2020年,我们认为在5G技术还没有普及的这个时间节点,通过营造场景而增加用户沉浸感,并且使品牌与用户距离愈加靠近的直播模式应该依旧会是各大品牌主希望尝试的方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的商业味道更加浓重,虽然利于带货转化,但是对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可能是比较欠缺甚至不利的,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达成短平快的爆发式转化,却无法培养用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造就长线营销模式。
对于这种“流量型品牌营销”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虽然现如今转化大于一切,但是对于品牌塑造同样不能抛弃。对此,我们的分析是兼顾品牌与效果的粉丝营销应该依然是主流,甚至会存在更多可能性,基于以上,再加上对多种客户问题的整理,在粉丝营销这一块,我们也提炼了品牌在未来最关注的几个问题
A田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