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双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把监测收入做好就完了,最终是想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国双营销云技术总经理吴充
![]()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也随之高速增长。一方面,互联网广告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广告的用户定位、精准营销、效果可测量等特性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关注;另一方面,虚假流量与广告作弊方式多样,损害广告主的利益,移动流量所涉及的欺诈风险也越来越严峻。在此背景下,移动广告反欺诈技术的应用成为整个行业的愿景。 今年7月,国双广告监测分析优化平台Ad Dissector成功获得TAG认证,成为国内首批获得该认证的第三方广告监测服务商。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双自开展第三方监测业务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广告监测服务,推动数字广告行业健康透明发展。 在7月23日,“全域智能・暴风增长”国双数字营销反欺诈专题沙龙上,国双营销云技术总经理吴充接受今日广告的采访,围绕国内互联网广告环境,探讨广告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分享品牌业务增长之道。
流量监督体系将成为平台标配
移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受利益驱动,行业内滋生了“流量至上”甚至“流量造假”等现象,流量欺诈者利用欺诈手段获取流量,损害广告主的利益,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此背景下,反欺诈意识也逐渐被唤起,打击虚假流量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日广告:认知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难点吗? 吴充:认知肯定是现在最大的难点。因为认知的背后代表的是企业愿意在这上面做多少。认知不到位,企业也必然不会投入的。我们第三方监测平台是和这些黑产在做博弈,黑产拿的是那些虚假流量预算的100%,做了多少虚假流量,就挣多少钱。第三方监测平台不仅要不断进行技术投入,甚至要做得比他们更精准,因为造假简单,只要造假就好了,我们做反作弊需要既能将其识别出来,又要证明它是假的。整个审计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是不对称的竞争,那为什么国双还能一直投入做这件事情?因为我认为这是企业的盲区,而国双不仅仅靠的是监测这块儿,或者说审计这个环节,我们看重的是真的能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这点很重要。 今日广告:您觉得就是在企业内部这个反欺诈的进入后台,这种体系会成为标配吗? 吴充:对于头部企业来说,他们建立反欺诈、包括监测这套体系一定是标配。首先,从刚需角度来说,要做投放广告预算,这里面涉及到资金,大的公司内部必然有审计,审计的数据从哪来?首先不可能是从媒体,因为媒体本身是利益方,必然会用第三方来做这个事情,审计的数据监测和反欺诈肯定是其中的一部分。 从更长远来看,现在大家都在讲数字化转型,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不管是数字化转型还是数据生产要素,都是以数据作为驱动和前提的。你的数据得是干净的、真实的、准确的,但如果你没有把那些异常的流量或者虚假数据给屏蔽出去,建立在一些虚假的数据之上做出的决策,那后面的决策很可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资本本身是一个生产要素,但如果你的生产要素是建立在假币上,或者是一些低质量的货品上,很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后面会有很大问题。 所以基于这两点,任何一个企业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内部的合规和持续地通过数据驱动的形式,进行广告反作弊这件事情肯定要做,只是不一定由第三方来做,有的大品牌主,他们也会自己考虑来做。
数据分析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第三方平台能够为广告主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最大程度分析与应用,能够助力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护航品牌增长。 今日广告:国双提供的数据分析,对于企业数据化转型的必要性在哪儿? 吴充:企业不能只看一个结果报告,虽然看结果报告最简单、最直观,也省事儿。但通过数据再建模型,得出来的结论会和结果表层得来的结论不同。坦白来说,完全可以基于结果生成一个报告,但这种报告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往下剖析基层,会发现它是不自洽的。我们给客户搭建的是这种一体的,包括从数据仓库到整个上层的分析体系,是为了能让品牌主去看更多的细节。我们做异常流量的识别,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流程。黑名单库是一个基础,但是不只是基于这个,我们会有很多的维度,包括基于整个机器学习的不断验证的过程。 今日广告:广告监测,在营销云生态里面和企业的营销自动化工具能够有机地去协同起来吗? 吴充:其实都是属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或者说它是整个数字平台当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营销这个领域。所以广告监测有它的特色和它不可替代的部分,首先就是粘贴,如果按公域和私域来分,一方面,公域接触的媒体单位,包括数据流量,会比私域这边的数据量级、覆盖面更大。另一方面,会和后面的效果,私域等数据形成闭环。因为投放效果优化,然后再投放,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先修路,再跑车
对于打击虚假流量和反欺诈,行业意识正逐步被唤起。而市场的健康发展,不止第三方监测平台,实际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今日广告:国双开展第三方监测业务多年,您认为数字营销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平台应该是怎样的? 吴充:国双其实一直在往更理想、更好的地方走,首先得有两个过硬。第一个是技术过硬。因为做异常流量识别,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监测,技术能力是保障,比如说双11和618时会面临很大量的流量冲击,其实有点类似于网络攻击,平台能不能撑住是一大考验。因为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你撑不住或者丢了一些数据,其实对于广告主来说损失很大,所以需要技术过硬。 另外一个是政治觉悟要过硬,站在广告主的位置来思考问题,立场要客观公正,因为你的身份一定是独立第三方监测,这里面其实存在很多的利益诱惑,第三方监测公司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除此之外就是能力层面,除了技术能力、平台能力之外,其实还有客户服务能力,因为广告监测不是单纯给客户一个工具,他自己用就可以了,还需要帮助客户解读数据、分析数据,甚至需要帮助客户来和市场上其他的一些角色进行沟通与平衡,这部分需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以及对行业的洞察。在这个行业上面,还要做一些超出企业本身业务的事情,比如做一些偏公益的事情,或者做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事情。 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把监测收入做好就完了,而是想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国双非常相信基于数据驱动来做事情,因为现在面临的环境已经是数据驱动,所以你要在这个环境当中适应和生存下去,必须要做数字化转型。 今日广告:在行业内我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吴充:我总结下来就三件事情,但这需要行业协会、平台、第三方监测服务商等广告产业链上的各方共同努力。第一件事情,唤起整个行业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明确这条路的方向。第二,推动建立行业的规范,就是我们的这个路应该怎么修,或者建立这个路的统一的标准,因为只有统一标准,后面才可能执行。第三,就是要搭建基础设施,把平台给建立起来,然后大家就可以在上面跑车。 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既需要国双这样的第三方监测服务商来推动,也需要整个行业的努力。随着监管政策、技术成熟、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移动广告反欺诈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即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