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告ADTODAY(adtchina.cn),领先的数字营销案例和供应商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

陈亮途:从出版人到社会化营销专家

今日广告 2019-03-01 14:08

什么样的专家能够给营销人当老师,向陷入营销误区里的人伸出援手?

想必要满足很多条件,必须履历丰富,专业知识过硬,能授业,也能解惑。

 

自我终身学习,并用学问辐射他人,是关键,也是意义。

这正是陈亮途在做的事。

 

陈亮途:从出版人到社会化营销专家

 

气场

 
 
 
 

一场倒春寒让二月末的上海丝毫感受不到温暖,就在连绵阴雨短暂停歇的日子里,我们见到了陈亮途老师。

 

一个背包,一支电子烟,随身的行囊不多,必备的知识都储存在脑子里,彷佛一位随时都准备好开始下一个行程的旅者。

 

陈亮途将头发妥帖地藏在黑色的棒球帽里,鼻梁上一副黑色圆框眼镜,一件灰羊绒毛衣打破全身黑色带来的权威感。这让他看起来有点像老香港电影中的人走进了平凡人的世界。

 

简单的寒暄,尽管一口港普让他的语速跟不上大脑灵活的运转,声音的响度也适合得像一杯温度刚好的白开水,你仍能感受到周围的空气放慢了流速。如果你是他的学生,或者曾经听过他讲课,你会更有感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有气场,我是活生生站在你面前的一个人。」

 

「不用紧张。」落座之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轻声讲话、眼明睛亮的人坐在对面。

 

 

怪人

 
 
 

 

「他完全不是一般的“专家”,他能够把复杂的概念用最直白的语言说出来,而且斯文有礼,就是不太“懂营销”。」好友陈一枬这么形容他似乎有理可循——尽管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但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传媒行业一干就是20年,资深传媒人这个身份是他的一张耀眼名片。

 

从杂志出版人转变成社会化营销专家,就像是乘着大数据的飞船在互联网宇宙中穿梭旅行。他成为威动营销执行合伙人,为公司带来了诸多颠覆广告公司传统作风的想法;他成为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的老师,珍惜每一次同莘莘学子交流的机会.....

 

「他跟我完全不一样,但是,正因为这种“不一样”,我隐隐感觉到,他会给传统营销公司带来冲击。」陈一枬给他的新书《营销长尾》作序,在推荐词里她这样写道:「不要错过这个怪人

 

他的确是个怪人。

 

几年前他突然决定要去读博士,家人、身边的朋友都不明,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还要读书?这个在别人看来没必要的选择,在他这里很自然。陈亮途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尚未完成,就是为商业实践做出学术上的贡献。现在是时候了,他这么想着。

 

五年前的一个晚上,他问家里人,「会支持我完成博士学业吗?」他用了疑问的语气,但内心早已坚定,甚至是命令式地让家人包容他的学术研究。

 

陈亮途:从出版人到社会化营销专家

 

「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大学期间偶然的一次讲座,让陈亮途将黄霑先生的这句话奉为圭臬。从小就好奇心强,不相信什么理所当然的道理。毕业参加工作,仿佛一切清零,自觉对营销一无所知,跑去攻读硕士学位。读博也是这几年突觉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会,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让他着急,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在嚎叫:去学习吧!

 

2017年9月的博士毕业典礼上,终于拿到最高学历的那一刻,他脑袋里想的是:「然后呢?」

 

一位老学者的声音鼓动耳膜:「继续学习。人到死的那一天之前,都要继续跑,用学问影响其他人,为他人带来无穷的快乐,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终于找到问题的答案,他开始写作《营销长尾》,这是他第三本关于营销的书。写作的人是痛并快乐着的,陈亮途也一样,尽管不爱写书,但他仍觉得「分享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明白

 
 
 
 

在相识三十年的老友车品觉的眼里,陈亮途是个「明白人」。

 

这种「明白」表现在他的文字和谈吐上,他有一种让人「明白」的魔力。

 

「我的文章从来都是很容易看懂的,我会假设我的读者基本上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所以我用的文字一定是最浅的,我写不了深的文字。」对于一个香港人来说,长期生活在粤语和英文的世界,普通话写作是一道难关。不过也有好处,「当你看我的书,你不会看到什么让你看不懂的big words,我不会随便自造一些词。」

 

翻开《营销长尾》,案例占了大半篇幅。与普通的案例呈现不同,陈亮途要离枯燥、乏味远远的,他将它们都转换成了趣味十足的故事,「故事是最容易让人消化和记得的,假如我写了很多没法让你记住的东西,这本书就不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会在《营销长尾》这本书中看到很多人的评论,那是因为他在写作的时候开了一个微信群,「里面都是我的学生、同事、客户、朋友,我每天都在群里分享一个主题,大家讨论很热情。」他把这些留言一一看过,摘录这些精彩的想法,为书籍添砖加瓦。

 

陈亮途:从出版人到社会化营销专家

 《营销长尾》节选

 

不要做只会耕种的牛,要做聪明的人。」他的朋友圈里,个人随想和营销建议占了多数,简单几句分享都会成为让别人醍醐灌顶的金玉良言。

 

去年冬天《营销长尾》顺利出版了,但你很少看到他积极地营销他的作品。对此他的解释是「不需要,在写的过程中我已经在营销自己的书了,到最后大家拿到我的签名本,会再去发朋友圈,也就是说我为自己赚到了很多免费的宣传渠道。」

 

这个聪明的营销人将自己写作、出版的过程也变成了营销的一部分,他说,「这会变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和把书放在书店里,等着路人产生兴趣不一样,有些人已经是我的读者了,他们会自发地推荐给其他人。」

 

纠正

 
 
 
 

因为采访的缘故,我们加了微信,看到我的微信呢称的那一秒,他脱口而出「一看到这种名字一连串的我立刻就会备注。」

 

他不太能理解年轻人用复杂个性的名字在网络世界里畅游的心理,跟众多同龄人一样,他的微信名字简单直接地展示着身份,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好隐瞒的。

 

说「代沟」可能不太准确,因为他确确实实知道当代年轻的营销人们都在烦恼什么。

 

「很多营销人首先不知道什么是营销。其次,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营销。」谈及这个话题,他突然变得有些严肃,「他们没有从目的开始来做营销,盲目地追随所谓好的东西。」

 

「我想做社会化营销,KPI应该是什么?」这是他在各地培训时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他觉得这错得离谱,「应该先有目的,再决定应不应该做社会化营销。营销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只要你能够完成你的目的。华丽的创意不代表有效的营销,很多人鼓掌也不代表这个产品就能卖出去。

 

陈亮途:从出版人到社会化营销专家

 

采访前我看到他的一条微博,「口碑,是在线下口口相传,不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把口碑营销跟社会化媒体传播等同的话,是一种误解。」以此为题,向他请教。

 

「还是那句话,没有搞清营销的目的。」他目光灼灼,仿佛一下子来到了他的营销课堂,「口碑,英文叫做Word of mouth,靠的是人们口口相传,而不是Word of mouse(鼠标)。在网上什么东西都可能是假的,但是我站在你面前,」他指了指自己,「我这个人就是真的,有血有肉,我是可以影响你的,所以口碑永远都是线下比线上更强。」

 

很多人对社会化营销有误解,觉得就是在双微上建立账号、发布内容,最后演变成对百万粉丝和10万+的阅读量的盲目追求。

 

「那又怎么样呢?这是在做营销吗?」将问号毫不留情地抛出,像老师严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一般,「天的营销,消费者是最可靠的推销员,而不是广告。如果品牌只是在这些社交账号上发布内容,不过是换个地方推荐自己的产品,这和广告没差别,根本不是社会化营销,最后也不会增加销量。」

 

长尾

 
 
 
 

混迹网络的人们能轻易地想起某某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出色的表现,可奇怪的是他家的销量打不过竞争对手。同样的情况还有今年火出圈的《啥是佩奇》,营销精彩,却并未给票房做出贡献。

 

要解答这个问题,有一个核心疑问始终绕不开——营销的目的是什么?

 

采访现场,陈老师接过纸笔,画了张简图,他称之为「品牌营销目的层级(Hierarchy of Branding)」。

 

陈亮途:从出版人到社会化营销专家

 由下层往上层分别为:认知、喜爱、购买欲望、购买、忠诚(复购)、倡导

 

从第一部品牌营销类书籍《社会化营销》开始,陈亮途笔耕不辍,先后推出《全民营销》、《营销长尾》三部作品,他将营销理念不断翻新、包装,一点点构筑起自己所理解的营销金字塔。

 

广告只能达成最初的几层,而社会化营销可以解决上层问题。在他看来,「很多营销将第一步做得非常棒,但并不能够让更多的人爱上它,就更不用说再上层的这几步了。」

  

陈亮途:从出版人到社会化营销专家

 

陈亮途将长尾理论这个老概念做了新运用,是以有了新作的诞生:「基于产生口碑的有效营销战略,会衍生一条长尾,这条营销长尾,就是营销战略所产生的源源不绝而且持久的口碑、影响、信任和影响力,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好感度,甚至购买欲望,都有正面且深远的影响。」

 

一次销售过程的终点,是下一次销售过程的起点。」在新书的结语处,像授课结束一般,他用一句话总结营销长尾的核心,仍不失令人恍然大悟的力量。

(责任编辑:铭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