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吃广告这碗饭的人需要极大的毅力和热情,不信你看有多少梦想成为顶级创意人的小年轻们,被无情的岁月蹉跎成了脱发人。
靠着朋友圈每天刷鸡汤我撑过了那段时间
我在第一家创业公司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半年的时间,那个时候特别绝望,觉得自己放弃了之前乙方公司那么大的平台和好的市场。之前大公司会逼迫我去成长,而当我觉得自己的专业度有一定积累,但是公司不给力的时候,我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到底对不对,心态会崩。
自己也没有退路,那段时间朋友圈每天都刷鸡汤,告诉自己,是自己选择了广告行业:无论你今天做的是品牌客户的广告,还是在一些行业比较落后的地方,你要经过行业的沉淀。后来跟客户聊天的时候会学习到很多,这当中也有挣扎,客户给我的帮助是真的很多。他们对广告有自己的见解,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很固执,但是会慢慢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想,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那个瞬间让我觉得做广告倍儿有面子
我一直坚定的事情是,服务客户就是把他们最好的服务、产品带给消费者,让别人去享受更好的服务,自己是中间的纽带。我很享受那种“这个事情是我办的,然后默默留下一个背影”的感觉。有时候看到身边的人在吃喝玩乐的时候,就会想跟他们说,这个广告创意还挺有意思的吧,这个包装还蛮可爱的吧,其实自己在心里默默开心,因为自己有参与过,案子做出来效果行不行是自己能感觉到的。特别是看到朋友转发或者在朋友圈晒东西的时候,就算自己只是某个case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只要参与其中,最后能让别人幸福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想不出方案的时候,我就想象一个打火机
广告其实也是一门艺术,但它又不像电影、绘画、音乐,它既包含了艺术的部分,但又有更接近生意的部分。它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爱好,也是一份很棒的工作。不要说热爱,为它去死我都愿意。 我觉得广告就像一个打火机。有的时候我间接性的不想工作,长期性的打鸡血,阶段性的出成果。迷茫的时候,状态不好的时候,案子写不出来,很累,要连续加班,在发胖、在发愁、在发霉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打火机的画面。等那个火打着了,嘿,我可能思绪就出来了。
“广告狗”这个说法应该还是自嘲成分多一点
“好的”“知道了”“没问题”职场新人三连认怂
作为一个新人确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leader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直接去做就好了。“怂”或者“丧”更多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想法的时候。比如说开会,的时候,可能我有一些想法,但我不会那么大胆直接讲出来。确实是有点怂,觉得自己的经验还不够多,害怕自己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所以大多数时间还是安静地听,这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扰吧。
Idear的相声工作模式
公司年轻人比较多,大家都是同龄人,有时候会在一个非常逗趣的环境下工作,有时候甚至像说相声一样就把一个case做完了。当有一个特别好的idea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或者突然发现一个非常好的洞察,让你眼前一亮的那种,还非常契合客户需求,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最有趣的瞬间吧。
当一个“狗”“猫”自由切换的广告人
当接到一个非常感兴趣的brief,我就会直接变成“一条狗狗”,在一旁摇着尾巴很兴奋的叫来叫去的。当去和整个团队讨论这件事情,提案一遍没过,两遍三遍还是没过的时候,就会变成“一只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做。
做广告有一点比较好,就是它的节奏非常快。今天可能为了一个项目焦头烂额,过两天可能提案就过了。节奏很快意味着即使有很多非常麻烦的事情,也能够迅速的翻篇。 我自己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比较清,我是坚决不会把工作电脑带回家的,一旦我需要在家里码字,我就会觉得这件事情好像真的没完没了的一样。
现在有很多选择摆在我面前,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肯定还是继续目前的工作,因为做一名策划对我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至于更远的以后,我自己的梦想是以后多赚点钱,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开家民宿。 ![]() 有趣的人聚集的地方一定也很有趣
至于说做广告通常要熬夜到两三点,其实我觉得,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上心的话,它在你的生活中占的比重也就多了,一想到是在为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在努力,也不会再想太多了。 我愿为狼,所向披靡
如果说我之前学的专业对我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别人乘坐地铁的时候就只是简单地坐个地铁,而我的话就会盯着地铁的某个部分,想象出它的内部构造,然后思考这个地方的如果出现问题了应该怎么去解决。这简直成了本能反应,就像钢铁侠一样,能够在眼前拉出一个注释框,东西的内部结构“咔”的一下拆分,然后在眼前重组。 少年之志未艾,生活之燥待解
因为怀揣着一个广告梦,广告人痛并快乐着,坚持留在这片创意的乐土。我们不会平平庸庸过完这一生,我们对未知的东西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一点广告人最清楚不过了。感谢仍然坚持在这里的每一位广告人,也愿每一个年轻的广告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