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告ADTODAY(adtchina.cn),领先的数字营销案例和供应商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案例 > 社媒 >

武汉疫情爆发15天:这17个普通人的故事,看哭了……

今日广告 2020-02-08 17:01
作者 | 李月亮 
来源 | 李月亮(ID:bymooneye)
 
武汉封城以来,确诊数字持续上涨,截至2月6日下午16:00,全国确诊新型肺炎28081例,疑似24702例,死亡564例。
 
宅在家里不敢出门的人们,依然在不停地刷新闻中度日。
 
信息各种各样,让人感动的,让人难过的,让人生气的,让人惊叹的……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沉渣巨浪翻涌。
 
各路妖魔鬼怪纷纷现形,各种温暖善良也频频显现。
 
我在复杂情绪里,一个个,记下了那些闪闪发亮的普通人。
 
他们做的事,实在算不上经天纬地。
 
但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每一个,都值得。 
- 01 -
武汉卓尔万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医疗队,近400人住在这里。大年初三下午,来了一个农民。
 
他开着农用三轮车赶来,车上,装了24箱蔬菜,说:
 
“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我送些新鲜的菜来。”
 
 
他坚持不要钱。
 
这个质朴的农民,骑了40公里电动三轮车。
 
他不会用导航,一路问路找到酒店,脸和手都被风吹得通红。
 
但他很开心,告诉酒店的人:“这是最新鲜的!我只有这么多了。”
 
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哭了。
 
其实,武汉封城后,本地菜农的菜本来能卖得很好……
 
让我们记住他:秦师傅, 45岁,武汉的一位菜农。 
 
 
秦师傅,你的菜,不但营养,而且暖心。
 
感谢有你。 

- 02 -
 
1月31日,南京,公安检查站。
 
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路边,下来一个戴口罩的男人。
 
他一边从车上搬箱子,一边对民警说:“拿点东西给你们!我从土耳其人肉背回来的。”
 
民警一看,是一大箱口罩,赶紧问他:“您贵姓?”
 
男人回:“免贵,中国人就行了!” 
 


 
 
“我会永远记得我是中国人,但你们不用记得我。”
 
最深情的话,往往都说不出口。
 
先生,你不用说,我们也懂。
 
感谢有你。 
 
- 03 -
 
封城中的武汉,绝大部分餐馆都关门了。
 
医护人员吃饭,成了难题。 
 
 
而有一家很小很小的小店,一直在忙活。
 
他们每天要做将近1000份盒饭,专门供给金银潭等医院的医护人员。
 
一份盒饭里,有胡萝卜炖牛腩,土豆炖五花肉,一个青菜,再配上一个鸡蛋或半个玉米,料很足,卖16块钱。
 
以当下的物价,店主小姐姐是在赔钱干的。 
 
 
由于忙不过来,她还叫来父母兄妹齐上阵,一家人每天从早忙到晚,两只手当四只手用。
 
店主小姐姐更是每天只睡四小时。
 
别人问她为啥要干。
 
她说不出来,挠着头想半天,说:
 
“我看到医护人员的朋友圈,很受不了,我想做这个事儿。”
 
 
姑娘,我知道你为啥干:因为你的心里,装着别人。
 
感谢有你。

- 04 -
 
一辆武汉物资运输车经过收费站。
 
工作人员把卡给了司机师傅,起身敬礼:您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车行几米,交警递过去一大包水:师傅,拿点水,路上喝。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但是这一幕,让人泪目。
 
因为这一刻,我看到我们在一起。
 
感谢你们!
 

- 05 -
 
大年三十,河南沈丘。
 
42岁的村支书王国辉载着5吨蔬菜,只身赶往火神山医院工地,免费送菜。 
 
他曾在武汉服役17年,在部队主管后勤。
 
所以疫情来后,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吃的怎么办?”
 
于是大年三十早上5点,他起床,拍门叫醒本村村民,让他们起来收拾菜。
 
20多口人应声而来,忙活了半天。
 
5000多斤青菜、4100斤冬瓜……最后整整装了5吨蔬菜。
 
 
王国辉马不停蹄开车上路,年三十儿晚上八点,就把菜送到了武汉。
 
他说,他是武汉老兵:
 
“1998年抗洪,我在一线。
 
2008年冰灾,我在一线。
 
这次疫情,我理所当然也该去。” 
 
 
曾经保家卫国,一生赤胆忠心。
 
没有人规定英雄要一直当英雄。
 
但你选择了火热和赤诚。
 
感谢有你,祖国的老兵! 

- 06 -
 
疫情发生时,陈雪燕正在尼泊尔旅行。
 
得知老家口罩紧缺,她立刻跑遍附近药店,买了5800个口罩。
 
太多了,不好拿。
 
她扔了自己的一些衣服和洗漱用品,腾空行李箱来装口罩。
 
 
最后,她带着满满四大箱口罩回了国,免费送给医护人员和需要的人。
 
她说:“我知道疫情来了,医疗物资真的比我的随身物品重要太多了!”
 
 
还有更威武的:一位河南女导游,组织她的“武汉护城队”,从泰国买足了40大箱防护服,扛回国内,直接发往武汉。 
 
 
感觉全世界的口罩和防护服都被华人买光了。
 
谢谢你们,中华好儿女! 

- 07 -
 
大年初五,河南洛阳一家家居厂,接到了一笔20万元的医疗柜订单。
 
老板袁先生定睛一看,原来是武汉火神山医院要用的。
 
他立刻接单,并回复:“不用买,我们免费捐赠!”
 
由于自家储备不足,袁先生把这个消息发到了当地家具协会的群里。
 
协会的人看到消息后,竞相捐赠。
 
14家企业连夜加班,一夜之间就凑齐了订单。
 
 
医疗柜装车完毕,物流公司得知货物是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后,立刻提出免费运送,保证当天晚上送达!
 
 
这些小微企业主,平时本本分分做着小本生意,最不显山露水。
 
但关键时刻,他们捧出了一颗红心!
 
感谢你们! 

- 08 -
 
湖南常德。
 
90后小伙郝进捐了1.8万个口罩。
 
口罩来源我们都想不到:
 
去年,他曾在一家口罩厂打工,后来工厂效益不好,他辞了职。
 
厂里没钱,就给了价值两万元的口罩抵工资。
 
春节前后,郝进听说疫情紧急,口罩紧缺,立刻想到把这批口罩捐给需要的人。
 
村支书要给他钱,他说:
 
“一分钱都不要,我不能发‘国难财’。”
 
 
在口罩厂打工,还被欠薪,小伙子应该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吧。
 
买房、娶妻、养老,样样都要钱。
 
生活不易,而你心有大义。
 
这样的你,一定会有一个光明未来。
 
感谢有你! 

- 09 -
 
救援物资运送车到了医院附近。
 
一位医生跑过来引路,但他不敢上车。
 
他说:“我现在疑似感染,就在车外给你们引路吧!”
 
然后他跑在车前,把车带向指定地点。
 
 
这背影,让人心酸。
 
辛苦了,医生。
 
你一身黑衣的背影有些模糊,但在我们心里,你清晰又闪亮。
 
祝你健康!
 
感谢有你!
 

- 10 -

 
1月31日,济南西站。
 
一位热心小哥哥开着大卡车,送来500斤消毒液原液。
 
停车。卸货。
 
然后没留任何信息,就匆匆走了。
 
疫情中的车站,消毒是重中之重。
 
有了这500斤消毒液原液,车站半个月不用愁了。
 
 
小哥哥还贴心地准备了喷壶。
 
感觉他来之前一定想了很多吧。
 
 
车站人员连连道谢:多谢,多谢。
 
他连连摆手:不用不用。
 
 
这位小哥,我们都知道,你不图这句“谢谢”。
 
但我们必须要表达深深的谢意。
 
为了这500斤消毒液,更为了你的温暖善良。
 
感谢有你! 

- 11 -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合影。
 
十几个人简单地站成一排。
 
没有造型,没有美颜,甚至每个人的脸都看不清。
 
但是,它有点戳心。
 
 
城管、环卫、交警、医生、特警……这,是一个“为百姓保平安”小分队。
 
疫情时期,中华大地上,无数个这样的小队,在默默奋战,护佑我们,护佑祖国。
 
感谢你们! 
 

- 12 -

 
大年初二,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副护士长张敏,要奔赴疫区了。
 
行前,女儿抱住她,哭着不让妈妈走。
 
护士长忍住泪水,告诉女儿:
 
“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
 
 
这段时间,类似的场景,发生在祖国的无数个地方。
 
无数个稚嫩的孩子,抱着做医生、护士的妈妈,撕心裂肺地哭着,不让她们走。
 
可是,那些“狠心”的妈妈,一个都没留下。
 
亲爱的宝宝,我们不哭。
 
我们一起在后方,陪妈妈打怪兽!
 
一线的战士们,愿你们平安归来!
 
感谢你们! 

- 13 -
 
大年三十中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医生点了两份外卖。
 
疫情当前,下单的医生体贴地备注:
如果快递师傅介意医院环境,我可以到路边拿,不用送上楼。
 
 
半小时后。
 
快递小哥不仅把饭菜送上了二楼,店家还免费送了两个菜,并附了一张字条:
“医生:辛苦了。送一份肉一份菜。新年快乐!”
 
 
医生瞬间感动,拍照发了朋友圈。
 
记者找到店家,店老板说,看到医生的备注留言,他很难过:
“过年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上,为这座城市默默奉献,却有一些人介意他们的工作环境。”
 
所以,他想做点什么。
 
嗯……这就是传说中的“良心卖家”吧?
 
以后吃饭就去你家啦!
 
祝你生意兴隆!
 
感谢有你!

- 14 -
 
一架包机就要降落武汉了。
 
机上乘客,全是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
 
降落前,乘务长例行开始广播:
 
“我们的飞机就要开始下降了……今天,你们不仅是天使,也是英雄,辛苦了……”
 
说到最后,乘务长忽然哽咽:
 
“待你们完成任务,我们接你们回家!”
 
 
这次哽咽,不是工作失误。
 
而是内心的谢意和敬意在涌起。
 
谢谢医护人员们!
 
也谢谢你,乘务长!
 
听到你的哽咽,无数人都泪目了。
 
因为我们的心,和你一样。 

- 15 -
 
火神山医院顺利完工。
 
一位全程参与建造的工人,拿到了工资。
 
但是,他想全都捐出来。 
 
 
想想,这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他们是最最普通的劳动者,在外面工地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熬到过年回家,和家人团圆几天。
 
但大年三十,他们接到紧急任务,放下筷子就来灾区建医院了。
 
年夜饭,他们是在工地这样站着吃的。
 
 
多少次,都是太累了,这样睡一会儿。
 
 
他们昼夜奔忙,不辞辛劳。
 
为了赶工期,甚至还打了一场群架。
 
而好不容易胜利完成任务,他不要一点回报。
 
谢谢你小哥哥,钱你留下,心意我们抱走了。
 
感谢有你!

- 16 -
 
这次疫情里,有太多这样的故事。
 
我记下的,也许只是千万分之一。
 
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我们也很难知道,平平无奇的人群中,原来藏着这么多闪亮的灵魂。
 
他们特别普通,特别朴实,但也特别了不起!
 
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让我们温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有一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问自己:
 
家有难,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就是:
 
每个人,都扛起自己那份责任。
 
事实上,绝大部分国民也都是这么做的:
 
医生冲上去治病,警察站出来值守,厨师给医生做饭,工人紧急建造医院。
 
有菜的拿菜来,有口罩的捐口罩,做医疗物资的连夜加班,懂健康知识的不断宣传……
 
我们齐心合力,灾难就扛过来了。
 
必须得说,这一场大仗,是全国人民一起打的。
 
将来赢了,也是全国人民的功劳。
 
  • 是奋战一线的战士。
  • 是前面故事里那些善良的人。
  • 是每一个放弃了过年回家的人。
  • 是每一个取消聚会,还普及疫情知识的人。
  • 是每一个出门必戴口罩,还劝别人戴口罩的人……
 
大家一起,把病毒赶走了。
 
没有绝大多数国民的支持、配合,这场灾难不知还要升级多少倍。
 
感谢有你,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中国人!
 
有你们在,中国一定能赢!
 
作者 | 李月亮
来源 | 李月亮(ID:bymooneye)
文章原标题 |《武汉疫情爆发12天:这17个普通人的故事,看哭了……》
 
作者简介
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你要活成- -束光》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责任编辑:杨慧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