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记得老师说过,要想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先翻一翻她的朋友圈。
慢慢的,身边的朋友们发一条朋友圈需要一两个小时,选图、P图、写内容……甚至写好了会先存草稿箱,等到下次打开来看过之后,觉得符合自己的形象后再发朋友圈。
后来,大家开始不爱发朋友圈了,因为发一条朋友圈太累了。
随着网络社交的发展,大家转变了表达自己的方式,喜欢在网络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渐渐地,网络社交软件变成了建立人设的地方。
社交网络降低了人和人交往的门槛,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性。社交网络的诞生,是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了,还是更加孤独?
社交软件陌陌在它最新推出的一组系列短片里,首先展现了这一现状。
![]()
手撕标签,即可根治招黑体质
拒绝贴标签,社交应该更轻松
不是你不合群,是群不合你
不合群不怪你,社交应该更轻松
飞得高不高,人设掉没掉,活得累不累
人设该扔扔,社交应该更轻松
怕酒杯越碰越低,怕笑话越讲越黄
不想聚别聚,社交应该更轻松
朋友多了路好挤,防不胜防自来熟
远离自来熟,社交应该更轻松
所有无话可说,都只是无人可说
有话就直说,社交应该更轻松
心里有多空,心理包袱就有多重
不要想太多,社交应该更轻松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离远点
相处讲分寸,社交应该更轻松
对付玻璃心,就得铁了心
拉黑别回头,社交应该更轻松
与其人海沉浮,不如网海冲浪
网友更靠谱,社交应该更轻松
看完以后,你是不是感同身受,仿佛这些情景自己都经历过。
陌陌正是以这种方式成功的吸引了你:
陌陌再现了当代都市社恐人群所遇到的一些状况,以此引发共鸣,让观看者和自己一同进行反思。
当看到视频开头一个老中医给一个年轻人拔罐子,背部印上“死宅”时,陌陌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往下看,而这也时陌陌的出发点,为什么社交软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接下来一个接着一个似曾相识的画面出现在眼前,陌陌已经变成你知根知底的“闺蜜”了,然而在你的脑海中也会产生“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我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为什么我也成为了社恐人群中的一员?为什么大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
陌陌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当代都市社恐人群进行分析,并提出一面对社会压力的一些方式方法。
在视频中,每出现一个场景后面都会出现一段话,如“不是你不合群,是群不合你,不合群不怪你,社交应该更轻松”,陌陌都会以安慰的方式来告诉你,面对不同的社交,你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面对。
![]()
当这样的矛盾心态被陌陌以一种影像语言一一洞穿后,看的人就会感觉陌陌仿佛在自己身上装了「监控」一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而透过这些「心里话」再往前探一步,话里所流露出来的,其实是当代都市人在进行社交活动时,越来越关注自我舒适度、从而对被迫的人际交往产生了“恐惧”。
当然,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期许,归根结底也正是因为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习惯于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自由自在的通过网络发表一些言论、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陌陌更像是一个知根知底的朋友、家人,他清楚你的“恐惧”来由,他理解你面对社交时的“落荒而逃”,并且他始终站在你的角度,支持你,让你以自己的态度、方式面对社交。
![]()
另外,陌陌的这则视频在以真实和情景再现的表达方式上还增添了几分戏剧效果,比如,把不合群的小狗解救出来、为表达铁了心离开,女主嘴里含着铁……这样的一本正经的幽默如何能不吸引观众?
不得不说的是,陌陌改变了社交软件原本的硬性输入的广告方式,让社交软件的广告变得轻松幽默,又直抵人心,若陌陌能够始终坚持探索人心,那么,陌陌无疑会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揭露现状并不难,难的是吸引了观众,让他们一笑而过之后,看到现状并去进行反思,做出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