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发布的腾讯浏览指数(Tencent Browsing Index,tbi.tencent.com),是继百度指数、阿里指数之后,大数据的巨头们发布的第三个全网网民行为指南,但是,从数据的覆盖方向来看,TBI是第一个高度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指数。
下面是我们的简析: ·TBI的数据都覆盖了哪些来源? TBI同时覆盖了PC与Mobile数据,以Mobile为主,同时包含Mobile上的Web信息与APP信息。 ·TBI是如何搜集非腾讯出品的第三方APP数据的? 腾讯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通过提供底层浏览、解析服务的支持,绕过目前割裂的APP平台,收集到了APP中的浏览行为。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我们熟知的QQ浏览器内核(X5)嵌入到微信、手Q、空间等腾讯产品,以及新浪、凤凰新闻等第三方APP中,提供页面解析、访问安全、浏览提速等服务,并顺带收集了这些使用X5服务的APP的数据。 腾讯将X5等位于底层,免费提供给第三方使用的服务统称为腾讯浏览服务(TBS)。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能收集这些APP中的用户数据了? X5于2014年9月发布,上线之初除了腾讯的亲儿子之外,已经有400多款APP使用,其中包括京东、58赶集、唯品会等。 2015年4月,统合为TBS上线之后,除了技术支持之外,TBS新增了内容框架(咨询、视频、小说、游戏以及绕不开的微信文章)与广告体系(广点通)、数据支持(反馈微信、QQ等的数据到APP开发端)等能力,应该说,是已经相当完善的闭合循环体系了。 ·TBI的数据覆盖多久?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通过TBI可以获得的数据最早可以追溯到5月初,约有五个月左右,足以满足一般用户的常规需求需要。 ·TBI的数据与其它指数相比有何异同? 人群画像,相较于阿里指数与百度指数,理论上TBI更为精准,特别是关于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试举例如下。 下图为最近30天的百度指数,性别方面延续了百度一直以来的男性占绝对多数的情况,即便是在美赞臣这样明显的女性主导的产品上。在年龄上也延续了百度一贯偏大的风格,即便是针对爸爸去哪儿这样受众较为年轻的视频节目,表现出来就是19岁及以下观众只占总量的12%。 ![]() 下图为最近三十天的TBI数据,仅从性别来看,这个比例相对于百度指数来说,显然要合理的多,女性在爸爸去哪儿与美赞成之类的情感向、母婴向内容上,显示了应有的比重。在年龄上,TBI要年轻的多,20岁及以下年龄的观众占总量的30%,远远高于百度的比重。 ![]() 考虑到全网用户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53:47,则TBI性别数据的合理性就进一步增强了。考虑到网民的年龄结构,TBI的数据应该说更靠谱的反应了40岁以下用户的实际行为,特别是占用户总量23%的19岁及以下用户的行为。 ![]() 用户需求。考虑到与搜索相比,浏览是一个用户需求表现深度交浅的行为,其获得的数据基础要大的多,且其中用户行为的随机性更强一些。此两点表现出来,就是TBI的需求更广泛,彼此之间更多的是横向的联系;百度指数的数据则高度服务于深入调研的需要,往往集中在一个话题上,需求之间更多的是纵向逐步深入或逐步放大的关系。以爸爸去哪儿为例:百度指数如下图所示,基本上都是围绕之前、之后的节目,以及节目中出现的人物展开,说明检索这个相对“沉重”的动作引来的用户,调研的深度与专一程度。 ![]() TBI数据则是完全另外一种风景,如下图所示,红框中圈出的全部都是其它大热的视频综艺节目。可以看到,基本上反应了用户在浏览这个轻型行动中,往往是在同类之间比较与流动。 ![]()
舆情洞察与搜索指数方面,二者差别太大,直接比较没有太大的意义。
具体来说,在洞察方面,TBI更多参考自媒体(公众号),较少考虑传统媒体(包括纯网媒与纸媒的线上版本);百度则只能收录传统媒体。
在检索方面,百度的数据要全的多,TBI的检索数据基本上没有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