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告ADTODAY(adtchina.cn),领先的数字营销案例和供应商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移动营销 >

网友给麦当劳和汉堡王拉CP,原来它俩早就搞上啦

今日广告 2019-03-11 11:12

“最近饭上了麦当劳×汉堡王的CP

 

打开麦当劳或汉堡王的官方微博,猝不及防就被塞了一口狗粮。

“麦当劳和汉堡王锁了”这事还得从网友@姓氏乔的一条长微博说起。

 

 

幽默风趣的语言盘点了麦当劳和汉堡王的爱恨情仇,让无数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当事双方汉堡王和麦当劳也闻讯赶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感觉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恋(yíng)爱(xiāo)的酸(huǒ)臭()味.....

 

 

除了原博主所说,下了汉堡王app去麦当劳打卡、送烤箱当圣诞礼物这些操作外,从不嫌事大的汉堡王主动挑衅麦当劳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两个分别成立于1954年和1955年的快餐巨头纠缠斗争了大半个世纪。

 

 

在初期汉堡王是跑得更快的那个。那时汉堡王的皇堡(Whopper)一年能卖出21亿只,而用来对抗皇堡的麦当劳巨无霸(Big Mac)一年的销量仅为5.5亿。

 

好景不长,汉堡王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家的汉堡在对手15美分的竞争下没有优势了。于是汉堡王推出了37美分更大型的汉堡,打出的广告语“汉堡越大,汉堡越好”“请用双手拿”,直面后起之秀的挑战。
 

 

 

然而,汉堡王快速扩张门店的计划遭到了资金短缺的困境,这边的汉堡王上市失败,而那边的麦当劳门店数远超汉堡王,成为市场领头羊。也是在那时候起,不甘心的汉堡王开始不断去招惹麦当劳。

 

 

1973 

汉堡王发起主题为Have it your way的营销活动,利用广告贬低对手麦当劳是个“高度自动化但不够灵活的机器”,只有汉堡王可以“满足个性化的口味”。

 

 

1986年  

汉堡王在全美范围内投放了一支TVC,广告里麦当劳的广告牌被直接撤换为汉堡王的牌子。

 

1997年  

汉堡王再次将枪口瞄准麦当劳,高喊口号:“完胜麦当劳的美味。”

 

 

2002年  

为了争夺业界最大汉堡之称,汉堡王推出了一款名叫“大王汉堡(Big King)”的产品,而且连外形都和麦当劳的巨无霸(Big Mac)长得很像。在营销宣传上,鸡贼的汉堡王更指出,自己的汉堡比巨无霸的牛肉饼分量足,但价格和卡路里却更低。

日本汉堡王甚至鼓励消费者拿着麦当劳巨无霸的发票去汉堡王店里吃Big King,凭发票享受优惠。

 

 

2010年 

汉堡王的一支广告引起争议,短片中汉堡王的标志人物Sneak King潜入麦当劳总部,窃取了产品的配方,最后打出广告语:不是原创,但是更加实惠!

 

2013年 

汉堡王又调皮了,它在Facebook上对自己的死忠粉进行测试:免费送粉丝麦当劳的巨无霸,但是要和汉堡王签订协议,永远不再关注汉堡王的主页。

 

 

都是做汉堡的,有话不能好好说?

很多时候,主动挑衅的汉堡王看起来就像是个熊孩子,令人哭笑不得。

 

2015年8月,这个熊孩子宣布要和麦当劳平和相处了。那一年的世界和平日(921日)前夕,汉堡王在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上刊登了大开页广告,还在Facebook上隔空喊话:“麦当劳,欢迎加入我们的世界和平日McWhopper计划。”在配套发布的广告中,汉堡王还煞有介事地准备合作开一家快闪店。

 

 

一向都对汉堡王的恶作剧置之不理的麦当劳面对这次的示好也表现得相当高贵冷艳,在无数网友的期待下,麦当劳总裁迫不得已发布了一条Facebook:我不,你自己玩去吧。

 

  

麦当劳也不是没有反击。打架就是要你来我往才有意思。

 

2016年,广告公司TBWA为麦当劳做了个户外广告。在法国的一条公路旁,麦当劳竖了一个广告牌,提醒路过的司机们:再过5千米,就能吃上麦当劳啦。并且,麦当劳还贴心地为汉堡王也做了一个广告牌:只要左拐、右拐、左拐、右拐20多次,就能吃上258 千米外的汉堡王哦!司机们加油啊!

 

 

尽管在法国只有约25家门店,数量还不到麦当劳的2%,汉堡王依然迅速拍了一个广告片做为回应。甚至还直接拿隔壁麦当劳的成片接着续拍:一对夫妻驾车路过公路广告牌,在麦当劳买了咖啡提神,然后径直驶向了250多公里外的汉堡王,片尾处汉堡王再次露出嘲讽脸:“感谢无处不在的麦当劳!距离(好吃到爆的)汉堡王才(区区)258公里!”

 

 

如果对上世纪60年代发生在百事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广告大战有所耳闻的话,你应该不难理解快餐行业的竞争有多激烈。这个行业很难用产品、技术去打破竞争格局,以至于有人说“如果攻击竞争对手的广告策略被证明有效的话,会被一直使用,直到失去魔力。

 

当年,百事向可口可乐发起挑战,不仅让自己获得了市场第二的位置,也让可口可乐不断壮大。有趣的可乐大战让消费者的关注度迅速上升,结果正如时任百事可乐分公司的行政总监Roger A·Enrico总结的那样——“不存在最后的失败。

 

大公司之间这种高举高打的攻击广告从未停止,比如百事和可口可乐,比如耐克和阿迪达斯,比如三星和苹果,比如汉堡王和麦当劳。

 

 

诀窍必须是有趣。

 

有趣能让这场战争变得微妙起来,看似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两大品牌的人设可以是互相揶揄的损友,也可以是亲密拌嘴的恋人。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吵一句还一句,非但不难看,还有点可爱。

 

当然,这种直指竞争对手的广告存在风险。不仅要知道竞争对手的底线,还要明白消费者的底线,如果能拿捏得了分寸,大众对于这种“搞事情”还是挺喜闻乐见的。

 

(责任编辑:思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