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orelei
来源|今日广告(ID:Advertising_today)
在年轻人不再愿意被标签化的时代,伴随着女性意识觉醒,对于“美”,人们开始打破以往的各种“标准”,想要更多地展现独属于个人特色的“美”。
近日,百雀羚子品牌三生花携手导演张大鹏推出短片《她最好了》,通过讲述三个不同社会角色的女性的故事,以「MAN」和「娘」作为矛盾点,诠释了品牌对美的态度:没有一种美应该成为主导标准,美成什么样,我们自己做决定。
短片中的三位女性,她们或是处于男多女少的职业环境,或处于女性占比更多的环境。在这些环境下,她们因为身上某些女性独有的特征而被排斥,无奈之下只能用另外一种性别来伪装自己。
她们学着抛弃「娘」的本质,伪装成「爷」、「哥」、「叔」的样子。
1. 司马
作为司机群体里为数不多的女司机,司马用中性化的职业套装伪装自己,不化妆、不披发,吃饭豪迈……但即使如此,也还是成为了男人堆里被嘲笑的对象,就连在同为女性的人面前,也自惭形秽。
“女司机”,在社会上似乎永远是一个贬义词,自己开车出门会被嫌弃,做司机载人也不被乘客信任。
因此,司马在外工作的时候,总是将自己从心到外表都伪装成女汉子,只有回到家面对女儿时,才会显露出自己柔情的一面。
可以遮住身材的宽大卫衣,能掩盖短发的渔夫帽,一副随时会带着的头戴式耳机,晓旭在乐队队友面前是可以称兄道弟的「旭爷」,在日常生活里也是男友力MAX的「旭哥」。
“地下乐队”,就好像是浪子的代言词,他们不羁、洒脱,甚至傲慢,是一个天然会排除柔弱的群体。为了更融入他们,晓旭苦苦压抑自己爱美的天性。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她鼓起勇气涂口红,得到的结果却是嘲笑,她开始嫌弃自己「娘」。但同时,对于隐瞒真实的自己,她疑惑又挣扎。
外表温柔甜美的晓晗,酷似“绿茶”的外表让她受尽了同学的冷嘲热讽。
为了证实自己并不是真的「茶」和「婊」,她假装自很「飒」,强忍着不在意室友的冷嘲热讽,即使被篮球砸倒也不让人搀扶。
在美术课上,她画了代表自己内心的心理肖像,却被走到身边的美术老师指着自己的脸提醒:“这才是肖像”。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她,自己应该更「MAN」一点。
但是,这些伪装出来的「MAN」和「飒」,却让同学的嘲讽更加得寸进尺。
三位女主角在压抑自己美的天性中痛苦挣扎。压抑的痛苦,让她们眼中的世界失去了颜色,身上属于女性的闪光点也消失不见。
但痛苦的压抑并没有换得周围人的认可,她们开始怀疑「压抑」的意义,决心寻回真正的自我。
这种情绪和展现自我的欲望的爆发,不再仅是短片主角的爆发,同时也带动着屏幕前的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不禁想要跟着主角一起打破身边这些对美的“标准”。
随着主角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三生花的产品逐渐露出,它们给予了主角决心做自己的勇气。
同时,因为主角使用了三生花产品,画面色调开始由黑白转为彩色,主角身上属于女性独特的美开始展现。
她坦然地展现女司机就是女司机,可以是柔弱和美貌的,但也可以是专业和可靠的。
她敢于做乐队里唯一的女鼓手,即使化妆和穿裙子,也能敲出激情乐章。
她勇于展现自己的相貌特点,可以温柔和甜美的,也可以是端庄和才华横溢的。
短片前半段通过极度压抑主角的情感进行渲染,让观众透过黑白画面对人物的痛苦和压抑产生共情,最后进行情感爆发,欲扬先抑,让“为自己盛开”的主题达到破茧成蝶的效果。
本次,三生花置身于消费者人群中,通过阐释三种社会常见的对女性美的偏见,与消费者心智达成共鸣,通过产品植入的方式,给予消费者用于突破“主导标准”的勇气,用品牌力量鼓励女性消费者。
这条短片一上线,就引发了网友的关注,甚至有网友开始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或者身边人真实的经历。


其实,这并不是三生花第一次对“美的定义”进行主题推广。
去年,三生花就曾携手周冬雨打造了一条表达美学态度的短片,并选择在周冬雨出道10周年的节点释出。这条短片通过影星周冬雨对自己“18岁”和“28岁”的美学态度阐释,诉出“女性的美并不限制于年龄、心情和别人的看法”的主题。
在这条短片的基础上,作为「为自己盛开」系列的第二支短片,《她最好了》在“美的定义”进行了更深度的阐释:尊重“美的定义”的多样化,但没有一种应该成为主导标准,美应该由自己决定。在表现形式上,则采用更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剧情叙述方式,通过镜头语言让情感传达更深入消费者心智,从而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