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告ADTODAY(adtchina.cn),领先的数字营销案例和供应商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作品 > 创意短片 >

“一个人的球队”,从公益小众话题到社会大事件的升级传播

今日广告 2019-02-28 12:03


你能够想象一支不会打球、不懂规则的业余球队,出现在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全明星的赛场上,和职业球员打比赛吗?

1月27日,一支特殊的球队在WCBA赛场上大放异彩。他们是一支5人球队,也是“一个人的球队”。他们穿着名叫“叶沙”的队服,这个名字来自一个热爱篮球的16岁少年。
 

 

2017年427日,热爱篮球的叶沙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间,他的器官让7个受病痛折磨的人重获新生。

从去年开始,资深广告人Longer龙杰琦联合腾讯公益、腾讯广告共同发起了“一个人的球队”这个器官捐献公益营销活动。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的支持下,他找了其中的5位叶沙器官捐献受益者,他们要替叶沙完成篮球梦。



 

互动,让公益广传播

叶沙球队的诞生要从一支创意H5说起。

去年感恩节(11月22日)、国际篮球日(1221日),成立叶沙队的公益H5在微信朋友圈投放。走出微信朋友圈,你还可能在腾讯新闻、腾讯视频、手机QQQQ空间、全民K歌等众多场景看到这支《一个人的球队》。
 


 

其中,邀请网友签名支持“致篮球界的一封求助信”激起了用户参与的热情。做公益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有心无力,这种简单的互动给了很多人圆公益梦的机会,简单一个签名,不仅可以助力公益,还可以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认同,无形中激发了传播。

截止小编发稿,这封求助信已经收获了66,923名用户的签名。整个活动激励了51,500人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是2017年的141%。这样的结果带给中国器官捐献行业惊喜,正是创意传播的力量,在互动中善意被传播放大、聚集。
 


 

真情,让创意更动人

想要让一个创意策划,尤其是公益类得到更多人的共情,真实的情感输出是关键。为了还原事件最真实的一面,主创Longer龙杰琦和团队做了很多努力邀请受益人出演影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小心翼翼,花了很多“笨功夫”,中途有人提议找演员,龙杰琦没同意。

在器官捐献供需比例约为1:30的中国社会,器官捐献这个公益主题没能拥有太多位置。“器官捐献,不是人类的天性,是教育的结果。”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旗杆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说道。

但在《一个人的球队》中,我们看到的是捐献者的伟大,也是受益者的善良,大家因少年未完成的梦想而聚集在一起。这个重获新生的故事通过创意的呈现得以让更多人知道,用户不仅可以点击屏幕与叶沙队员互动,还可以留下签名表示对叶沙队的支持。
 


 

视频中何一平被问及意义,她说:“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能就是去打球,给叶沙的爸爸妈妈看。”是啊,在真情和善意面前,意义都是虚的。面对真实的好故事,用户有什么理由不自发地传播呢?

社交+传统,释放社会效应

大年初十、十一期间,叶沙球队出现在了央视的镜头里。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的播出,《加油,叶沙队!》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权威媒体纷纷将目光摇向这支球队。
 


 

看惯了众多只在线上昙花一现的营销案例,像《一个人的球队》这样诞生于社交平台又得到传统媒体广泛报道的例子实属难得。互联网时代,要想成就一场好的公益营销,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是吸引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的基础。一支公益广告作品能成功地融合了两股强大的媒体力量,释放出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扩散了传播的声量。

在万众球迷的呐喊声中,“叶沙”圆了他的篮球梦,器官捐献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小屏感动大屏,生命换了面貌在延续,爱在闪闪发光。

(责任编辑:思颖)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