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告(adtchina.cn),领先的数字营销案例和供应商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品牌 >

七年,意类还是那个“异类”吗?

未知 2021-05-15 13:38
《一千零一夜》、《狼人的中秋烦恼》、《RIO微醺物语》......提到这些作品,相信你的脑海中已经蹦出了背后的创作者——意类。
 
作为一家女性创始人广告公司,在7年的发展过程中,意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创意案例。
 
今年是意类成长的第七年,对于这个步入“七年之痒”的广告界“异类”,今日广告专门造访了意类办公室,与创始人江畔聊了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黄浦江畔,落地窗前
 
这里是龙华东路868号的十八楼,是意类的新办公室。一进入意类公司的门口,是一面红底黑字设计的对景墙,墙的旁侧是两个较大的员工办公室。摆放在一旁的拖鞋、贴满一整面海报的作品墙、随处收藏的广告拍摄道具......让办公室里充满了自由轻松的氛围。
 
 
 
每一间隔室都有一面朝向黄浦江的落地窗。抬眼,江上鸣笛航行的轮船,与林立的高楼,形成了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卷。
 
 
我们原来在楼下11楼,然后现在搬到楼上了,视野更高了,和我的名字也更加应景了。”意类创始人江畔望向窗外笑了笑说道。
 
提到意类,让大家很有疑问的首先是“意类”名称和“哥斯拉”吉祥物的设计,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形象”呢?江畔非常直爽地回答了这个疑问:
 
意类吉祥物
 
“关于名字,其实并没有很特别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当时提报了很多名字,但能批下来的就这个”
 
“第二个原因本来想说创意人不就是要特立独行一点嘛,所以就想说是异类,但是又不想要让大家觉得我们真的异类,所以还是把那个“异”字改掉了,就是创意的意思。而且因为我觉得我们也是比较少的由女性创业人办的公司,所以也是比较独树一帜吧。”
 
至于哥斯拉的吉祥物设定,“我觉得它是个异类呀,你想它长得很恐怖,但是它其实是保护地球的,你不觉得它的形象和它的职能非常的错位吗?就是这种很奇怪的感觉。”
 
而意类英文名:GOODZILLA ,其实也是来自于哥斯拉的英文(Godzilla),但为了不陷入版权争议,江畔巧妙地多加了一个“O”字母,让它看起来更善良了
 
 
--
2014年,在 BBDO 任职十年创意总监的江畔决定辞职出来创立自己的公司了。而其中的缘由,与很多从4A公司离职后创立自己品牌的创意人极其相似:
 
第一个原因:
“最主要的是第一个是自己在4A的上升空间比较有限。那时候已经做到总监了,再往下做也能够看到自己的瓶颈。”
 
尽管当时的江畔已经做到了总监的位置,但是在国际广告公司,你要继续往CD上面走的话,首先你需要英文很好,跟全球的人打交道,你才有到ECD的可能性。
 
虽然经常和外国同事、客户打交道,但当时的江畔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当时就觉得我自己可能在这方面不是很擅长”。不管是对接客户还是自己本身的insight和洞察,江畔觉得自己都是比较偏向中国人的。
 
第二个原因,江畔坦言:“因为当时4A我有同事出来做了那个文明广告,已经有一些很大的客户敢去找这样新成立的公司去做了,也给我一些信心和动力。然后加上我之前一直想要自己搞点什么,所以那个时间点我就决定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除了同事创立广告有了起色的鼓励以外,待业期间的一次合作,也给了江畔更大的信心。
 
在种种机缘与合作的激发之下,江畔终于在黄浦江畔创立了这家“意类”广告公司。
 
经典频出,创意看天
 
江畔说:“2014年之后是一波本土广告公司崛起的很好的契机,而意类刚好赶上了这波浪潮”。
 
在她的眼里,“16年、17年、18年这三年是意类创意的高发期”。
 
2016年,为淘宝创作的《一千零一夜》,凭借新颖的互动方式和温情有趣的主题备受大家的喜欢,同时也成为了意类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为共享单车ofo小黄车创作的《ofo小黄车研发车间》作品,新鲜的《小黄人头条报》+《小黄人研发车间》将ofo与小黄人的跨界营销,带来了更多的笑料和萌点,也让才刚兴起的共享单车更深入人心。
 

https://v.qq.com/x/page/s1320o7hqj8.html
 
2017年中秋,为欧派制作了一支“狼人”广告,《狼人的中秋烦恼》不仅贴合形象地诠释出了当时欧派所要表达的“全屋定制”,还成为了欧派的一个IP营销,直到去年,欧派已经推出了三支系列广告,深受大家喜欢。
 

 https://v.qq.com/x/page/o05575wpy24.html
 
除了这些以外,为RIO创作的“微醺”系列作品也广受大家好评。
 

https://v.qq.com/x/page/f06691mmgyx.html
 

https://v.qq.com/x/page/c09637dt56n.html
2020《走在雨中》
 
针对去年创作《走在雨中》,江畔还分享了一些幕后的故事:
 
当时周冬雨在吉林拍戏,制作组跑到了吉林拍摄,在空旷寂寥的厂房里造了一座日式小院。
 
 
片中层叠的草丛树木,至少选了四种不同品种的绿叶树,从上海运到了吉林。
 
 
片中被雨打湿的绣球花,是从山东飞运过来的。
 
 
RIO微醺系列的成功,得益于品牌方支持、演员的气质以及制作方的想法,江畔也说:RIO客户应该说已经成为了意类的一个代表作,就是大家也会觉得这好像跟女性创始人的形象非常符合。
 
一个作品的成功,也许是偶然,但是愈多作品成为经典,则表现出了意类在创意想法上的出色实力。
 
--
对于意类,圈内圈外人常常会有“小而美”的字词来形容,也许其中的“小”是代表了意类的规模,“美”代表了作品的质量。
 
正如意类看中了哥斯拉“外表凶恶,但内心善良”的错位感一样。尽管江畔与公司的另一位合伙人许稼逸都是女性,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有“狼性”,但是江畔的内心还是比较“锐”,是有一个猛兽在的。这种“锐”的反差,就常常展现在意类的创意作品中。
 
江畔表示“意类的作品从创意层面上是比较锐的,特别是在人性洞察这点上,但是它的外面又不是直接像金刚猛兽一样。你看不到创意的痕迹,但是你同时又会被这种东西打动,就像周冬雨的RIO广告,你会觉得它是很温和的”。
 
锐,芒也,可作“锋利”、“感觉灵敏”、“勇往直前的气势”等释意。而意类的作品创意,不单单显“锐”,“我们还是比较偏重人性洞察,比较偏重微观的角度或者是平行的角度去看周围的人吧,我们的作品其实反映的都是比较细腻的情感”。于细微处打动人心,这更加体现出了意类真情真意的洞察力,这需要一种“绵里藏针”的巧劲。
 
但这种创意的巧劲并不容易得到,诚如艺术家的绝妙灵感常来自于天然偶得,广告人的精巧创意也常常需要运气,按江畔的说法就是:看老天赏不赏饭吃!
 
“首先你得要打开那个窗户,灵感才能进来,但是打开窗户的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
 
但窗户不能一直打开的,你得根据客户给的截止时间算一下什么时候必须把窗户关上,“因为如果一直不进来,你就得把它关上了,要不然你就得开天窗,你要交白卷。等不到创意进来,那你就只能用一个平庸的创意。”
 
这种寻找创意的过程,就像农民种地看天一样,你辛辛苦苦去种,老天爷可能会给你赏饭吃,赏你一个难能可贵的灵感。但如果你不去种,你就肯定没有收货。
 
开窗——这是一个对创意的别具一格的见解思路,也许这也是江畔要将办公室安装这么多落地窗的原因,视野更阔,让创意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一些。
 
七年不痒,扩局向前
 
在广告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七年,在创意之海上乘风破浪了七年,意类终于迎来了它的“七年之痒”。
 
--
在谈到最近欣赏的广告案例的时候,江畔分享了胜加《后浪》的案例。
 
 
“从传播的角度来讲《后浪》肯定是成功的,但是我们的风格不一样,因为站的角度不同”。
 
“我们的角度是平视每一个平凡人,我就是平凡人,我们在写自己的故事,写给你们自己看。但是胜加的作品更像是从一个高角度去看平凡人,它可以去赞美大众,还可以去给他们一些热血,给他们一些鼓励
 
以怎样角度看待世界,成为了区别广告公司的本质要素,而意类选择了一种平视的角度。把作品创作给大众看,把创意融入进平凡人的生活中,无声却润物般地将大家感动,江畔一直怀揣着这个广告的初心。
 
从一开始进入广告行业就有进奥美的梦;到同事纷纷去互联网大厂时,只想开自己的公司;再到现在创意力公司后,拥有了选择Brief的权利,尽管江畔在不同时段做着不同的事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她那颗想要在广告创意上澎湃的心依旧未变。
 
--
“我们可能也是想要往大点做做看”。
 
一直以“小而美”经营的意类,人员规模一直维持20-30人之间。而现在意类则要将团队的步伐往前跨一步了。其中就包括办公室的搬迁,在这座新搬入的办公室里,“目前这边的座位应该可以坐40个人”。
 
 
而在创意的变化上,江畔表示:要继续保持。在她看来,一个创意的好和坏,这个作品是不是成功,有时候不是以个人的目标为标准的。因为有时候尽管已经把自己的经验都放在作品里了,但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它就是有不同的成功。
 
--
但是计划再完备,也要面对现实,江畔说了两个公司目前遇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稀缺:互联网大厂的吸引力、广告行业光环的不在、薪酬福利的不等,让很多年轻人才都不愿意进入广告公司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创意疲倦:江畔直言,“尽管现在有很多所谓有创意的片子,也在倾向于没有创意和套路化”。但是创意是什么呢?在江畔眼中,创意应该是你没有看过的很新的那个东西。对于这个东西,江畔也流露除了一丝忧虑:现在就连我们自己也是在这方面有一点匮乏了,这个是最大的问题。
 
而出现这样的原因江畔也简单分析了两点原因:“一是创意的疲软和客户也有关系,客户的brief已经不再新了。现在的很多brief已经变成了618、双11的促销,没有新鲜的要求,产生不了新鲜的创意idea;二就是客户的公司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复杂的规范和制度,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对产生新的、澎湃的、有激情的广告的一种扼杀。”
 
快速问答
 
今日广告:你觉得意类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江畔:像我们这样子的地方,是你有才华,就会发挥得非常开心。这是一个给你空间高度自由,你只要有创意,我觉得你这个作品好,我这单亏了也就无所谓了,我觉得这是我们公司比较吸引人的地方。
 
今日广告:现在这种广告环境是不是比以前要稍微好点?
江畔:是的,创意人出来的机会比较多。互联网它就是需要idea的,需要你做消费者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说做商家喜欢的东西。所以这个本质决定了一定需要创意的,一定需要做内容。
 
今日广告:从做创意人到开了公司这种身份上的转变,给你心态上带来了什么变化?
江畔:还是有区别的。就是说可能事情要兼顾的更多,会分散很多的精力,但是尽量我还是保证合伙人他们够单纯,不需要去操心太多其他的事情。公司运营基本上是我,但还是放较大的精力去弄创意。
 
今日广告:在选择客户上有什么要求?
江畔:你在听brief的时候,一旦坐下来,你就有情投意合的客户。
 
在采访中,有一个关于“不做广告,您的理想职业是什么”的问题,江畔如此回答:
 
“我觉得意类对我来说,就是我最好的作品,它从无到有,然后从有到强,我希望它能够变得更好。我30岁的时候做这家公司,我所有的第一波的热情心境全都放在这里面了,再让我做什么我真的没有想。”
 
就是这个有一颗纯粹创意广告之心的广告人,有她和团队在,意类的七年还会“痒”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