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2月14日,成为了春节假期中的一天。情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也因为被淹没在了声势浩大的春节营销中而暗淡了许多。
虽然整体的营销动作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品牌刷新了下存在感。无论是海报还是视频,比起以往营销案例中简单粗暴地加入爱心元素或是不痛不痒地刻画年轻恋人的形象,在今年的案例中,竟然都不约而同地多了一份态度。 作为营销界的老司机,杜蕾斯一直都非常擅长猝不及防地开车。无论是节日海报还是各种“瓜”的借势中,都很能内涵地将之表现在画面和文案上。 但是在今年的情人节,杜蕾斯却呈现出了非常与众不同的一面。 ![]() 海报画面中出现了可以明显辨别的三双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紧紧相握的手。其中一只手还戴着表达LGBT的彩虹色,含义不言而喻。
三双紧握的手,一句“LOVE IS LOVE”,画面和文案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却表明了品牌的态度:爱无关性别,也无关肤色,爱就是爱。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发声,让杜蕾斯显得更为包容了。
虽然杜蕾斯一直擅长通过擦边球式的营销博取关注,这些“小聪明”也帮助品牌收获了一众粉丝,但情人节这张简单的海报,却用一种真正包容的态度,在更高的价值利益上完成了品牌好感度的提升。 短片里的四个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四种关于爱的模样:相恋于十年前,大胆表白的校园爱情故事;守望在疫情期间,让彼此温暖的付出爱情;身形孤单但灵魂并不孤单的宠居青年;相守几十年,依旧爱意满满银发夫妻。 可以说,小红书今年的情人节营销作品是一个惊喜的存在。在这个短片中,小红书并没有将目光停留在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上,不仅将视角聚焦到了校园恋爱,也讲述了疫情期间发生的令人温暖的爱情故事,甚至于还关切到了独居青年和银发一族独特的爱。让我们看到,爱情的面貌其实是有很多种的。 作为一个社区平台,小红书一直表现出“真实、向上、多元化”的价值理念。而短片也是在向我们阐释一种多元化的爱情表现,这不仅是表现了生活中的真实多样化的爱,同时也与小红书社区所要倡导的一种多元化平台属性息息相关。
这支由导演辛爽执导的短片向我们讲述了一辆车和两个人的故事。男女主在25年的时间里,在婚礼场景下相遇了三次,第一次是1995年,两个小孩偶遇在只有一辆婚车的婚礼上;第二次是2010年,男女主因为拍摄摩托车婚礼而相遇;第三次是2020年,女主作为伴娘与男主相遇在婚礼上;第四次,男女主终于走进了婚礼殿堂...... ![]() 相对于杜蕾斯与小红书的直观、热烈,宝马对爱的表达显得更为克制了,以电影化的叙事,让三段相遇中所展现的爱变得很内敛,甚至于在片中找不到一个字眼来表现男女主的各自喜欢。但是在镜头的慢慢变换中,却都能感觉到男女主之间渐渐发展的淡淡情愫——成年人的恋爱,可不就是这么样嘛。波澜不惊的浅淡剧情,刻画了爱情从等待到完满的温暖,却也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尽管今年的情人节营销热度并不高,但依然可圈可点。某种程度上,广告虽然是一种商业行为,但也有意无意地承载着一种意识形态。不管是杜蕾斯的包容、还是小红书真实而多元,亦或是宝马的温情。当品牌主开始将视线关注到更多元的文化、更真实的生活、发声出更多态度的时候,这又何尝不是广告的一种进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