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联动、跨界营销、数字互动、流量代言……各大品牌积极抢占年轻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层效应》中就曾提到,面对群体的强势崛起,只有理解消费主力95后的商业逻辑,懂得如何理解并讨好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商业才能成功。
相比之下,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的百度却并未加入这场战局,不仅如此,还反其道而行之,将目光聚焦在了老年群体。
就在最近,百度上线了新品——百度大字版APP,从字体加大到各项贴心功能(刷剧、听广播、学广场舞等等),充分满足了老年人上网的日常需求。为配合产品宣传,百度还推出了一支广告片《你妈要啥》,摆脱俗套煽情戏码,让搞笑幽默贯彻到底。
虽说是面向老年人的产品推荐,但短片所安利的群体显然是老年群体的孩子们。视频中,初次上门的女孩在男友的支招下以为能顺利得到家长的认可,谁知竟闹出一连串误会。最后,女孩利用百度大字版APP陪伴电台的功能,让未来婆婆能够听到儿子的声音,终于获得了认可。
![]()
除此之外,百度还发布了另一支同样以母亲与儿子为主体的介绍短片,通过三个生活场景的设置,进一步种草百度大字版APP的使用功能。
定位老年群体,满足老年需求,顺应老年营销,百度像是在用行动证明自己逐步迈入“老龄化”的阶段。但仔细思考,这背后恰恰是百度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品牌温度的彰显。
让老年人摆脱数字难民的称号
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便捷、智能方便了大众的生活,乐于并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在数字浪潮中得到完美的适应。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会智能手机、不会扫码、不会点外卖的老年人成为这个时代的“数字难民”。尤其在疫情爆发后,线下购物受限,健康码出示困难等问题让他们屡屡登上微博热搜。
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16.9%,人数超1.5亿。然而对智能生活的迫切需求却难以得到现实科技的有效满足。为此,“适老化”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就在今年1月,工信部宣布将进行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着力首批优先推动微信、淘宝、抖音等43个APP、115家网站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百度此次推出大字版APP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痛点与政策要求,围绕老年群体解决“数字问题”。
关怀中老年不止一步
对于中老年群体的关注,百度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去年重阳节,百度便发布过一支《你说啥》的广告片,针对中老年群体对网络热词的不求甚解,期望以此离年轻人更进一步的现象,呼吁大众在工作之余能够关爱家中的老人,用足够的耐心陪伴他们。
看过广告片的人一定发现了,其中的大妈也是这次《你妈要啥》中的母亲。
![]()
在内容上,无论是《你说啥》还是《你妈要啥》,其背后影射出的都是在生活环境中代际间不断涌现的交流沟壑,在彼此的话语淡漠间逐步稀释了应有的情感联系。对年轻语词的一无所知,对快速生活的一筹莫展,心理的焦虑与寂寞让他们时刻渴望被关注的需要。
从营销层面来讲,百度并未直接抒发对中老年群体的同情与关怀,而是将更多的表现形式融入年轻语态,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借此提高其对老人的关心与陪伴意识。
通过一次次的发声,百度将品牌温度在市场中多层面释放,让技术不再只是技术。
成立20年以来,百度一度是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更是BAT中的重要一员。然而,近年来各大网络公司强势崛起,关于百度日渐式微的声音不绝于耳。市值的差强人意,电商、音乐、游戏、社交、新闻、视频等各大平台的市场瓜分让百度没有了过去的辉煌。
近几年来,虽然没有站在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中,但百度依然在技术领域埋首深耕,热衷对AI的研发应用。这一系列对于银发群体的关注,更让百度在科技之外,表现出对社会价值的担当,让技术始终以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浸润了每一颗需要抚慰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