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纷纷扰扰几周的“吴亦凡事件”有了最新的进展。
北京警方通报吴亦凡都美竹事件,称犯罪嫌疑人刘某迢冒充相关关系人对涉事双方进行诈骗,而关于吴亦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一事,警方仍在调查中。
尽管事件真相有待进一步查证,但不可否认,吴亦凡的公众形象在大众心目中已然坍塌。对于此事,还要追溯到上个月的2号。
2021年6月2号,都美竹朋友刘美丽同学发文称都美竹与吴亦凡本来在谈恋爱,但4月份吴亦凡开始冷处理,并放出了两人2020年11月份的聊天记录。一时间引发网友强烈关注。
隔天,针对此事,吴亦凡在微博上发歌并配文:没有一片雪花是清白的,糊凡又让大家娱乐了一整天,以回应网络传言。
然而事件并没有因此“熄火”,反而愈演愈烈。7月8日,“都美竹”在微博上发文爆料“吴亦凡私生活内幕”,控诉吴亦凡私下约会并交往多名女生,并且透露其涉嫌诱骗、迷奸未成年少女等多项“罪状”。接二连三的爆炸性内容让一众吃瓜群众大呼“震惊”。
7月16日,都美竹再次曝光疑似吴亦凡公司找她公关的聊天记录截图,其中涉及到了过百万的封口费金额,还有息事宁人的文案商讨,经过讨价还价,800万封口费被降到了200万,但由于文案方面沟通谈崩,双方不欢而散。
舆论的持续发酵迫使吴亦凡一方接连发表辟谣声明,力证清白。
在此期间以及随后的几天时间内,除了都美竹,林西娅、-甜Elaine、魏雨欣、前SNH48成员张丹三等众多声称被吴亦凡欺骗过的女性先后晒出聊天记录与转账记录,重锤吴亦凡。
持续性的曝光让官媒也按耐不住下场发言要提高明星的门槛,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不仅如此,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也发布相关的劣迹艺人公告,点名吴亦凡。从这份文件上看,吴亦凡的演艺生涯是已经画上了个句号了。
品牌解约,划清界限
随着事件的发酵,各大品牌纷纷采取行动,表达自己的立场。这其中,韩束率先做出表率,于7月18日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已终止与吴亦凡的合作关系。
超硬气的态度立场让韩束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备受网友称赞,相关话题更是登上微博热搜榜,收获10亿+的阅读量。不仅如此,解约当晚,韩束的淘宝直播间一改往日仅有1~2万+的观看人次,接连涌入大批用户,单场直播销售额超过132万元,单场观看次数超过128万。
紧随其后,一大波由吴亦凡代言的品牌,包括腾讯视频、立白、云听APP、康师傅等等纷纷发表微博,宣布与其终止合作。
除此之外,部分品牌则发文称,合作已经到期,并且不再续约。
尽管事件至今还未水落石出,仍有品牌处于观望状态,但明星口碑的崩塌必将对品牌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如若吴亦凡事件无法出现反转,一众品牌抛弃吴亦凡只是时间问题。
代言人翻车苦的还是品牌方
合约未到期,明星代言人却被爆负面新闻,是品牌方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因为随之而来的会是巨大的利益损失。
事实上,由于代言人自身问题翻车连累品牌的情况,吴亦凡并非首例。早在今年年初,郑爽就因被前男友张恒爆料代孕弃养的问题惨遭品牌方无情“拉黑”。
据悉,在张恒爆料并登上热搜当天,普拉达港股一度跌超3%,当日收盘价跌1.70%,报46.20港元/股,19日早盘一度续跌超3%;网友笑称“Prada的眼泪和股票都在Prada Prada地往下掉”。
无独有偶,前几年因偷税漏税问题让范冰冰的事业跌落谷底,与其共同出演剧集《巴清传》的演员高云翔因性侵事件遭广电点名,加之剧情等问题最终导致《巴清传》退档,花费5亿的心血付诸东流。
品牌方选择代言人一方面是为了打响产品与品牌,拓宽品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范围,另一方面,品牌借助代言人的形象,来建立自己清晰的形象,更能达成与消费者的对话。由此可见,代言人的形象对品牌声誉的影响之大。
而这也就不难了解,面对明星形象暴跌的问题,品牌为何采取相应的公关行为避免“引火上身”。
代言问题还该慎之又慎
无论是吴亦凡,还是郑爽等一众翻车明星,无一例外给品牌敲响了代言选择的警钟。选择明星代言往往有利有弊,一旦明星陷入舆论漩涡,品牌怎样才能及时挽救声誉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1.速度至上,规避风险
一旦发生负面问题,必要的危机公关能够及时挽救品牌的声誉下降。在危机公关的5S要素中,其中一点就是速度第一。在媒介快速发展的当下,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控制事态发展有助于品牌负面效应的蔓延。
当明星出现负面新闻时,应当快速划清品牌与该新闻的关联,并准备一纸声明向大众交代。
在这方面,韩束显然为品牌树立了一个典范。作为最早的解约者,不但没有因此事声誉有损,反倒提升了人气,妥妥赚了一把。
2.明星风险评估不可或缺
在如今的品牌营销中,寻找明星代言早已成了大部分品牌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有效的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明星丑闻带来的风险。
这样的风险评估就包括了私德、艺德等全方位的声誉评测,并在代言合同中约定相关条款,做好危机预案准备。
3.多人代言+短期代言模式
如今,部分品牌在选择代言人上往往采用多人代言及短期代言模式,这样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为品牌降低了负面风险。
套用投资上的一句话,那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分散风险,即便其中某一代言人出现问题,对品牌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损失也能得到及时回血。
以郑爽事件为例,Prada受郑爽事件影响股价下跌,好在其并非只有郑爽一个代言人,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蔡徐坤让Prada从事件中得到喘息,避免了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结语
品牌找代言人代言本无可厚非,握紧时代的流量红利赋能品牌营销再正常不过。但不可否认,明星的翻车也在间接性损伤品牌多年经营的公众形象。在把握“明星效应”带来的商业价值的同时,更需提高品牌自身的预警机制,慎重考量明星选择,避免流量反噬,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