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的「品牌安全」危机下,YouTube花了数百亿美元的代价来挽回广告主的信任。不过,在近期YouTube却再次踩坑,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伦敦《泰晤士报》(Times of London)及《华尔街日报》均报道,YouTube平台上品牌主的广告出现在了“恋童癖”内容附近,包括阿迪达斯,德意志银行,吉百利和惠普在内的广告主们在发现他们的广告与恶意内容一起播放后,已经在平台上冻结了广告。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广告主对此次事件反应激烈是因为YouTube平台所有者谷歌和母公司Alphabet公司无法有效地监管视频服务。此前,他们已向广告主保证其广告内容不会出现不恰当或冒犯性内容的旁边,但事实上,「品牌安全」上的漏洞依然存在。 在事情发生后,YouTube方面立刻开始行动,并宣称已经从其平台上删除了超过270个帐户和超过15万个视频,并关闭了针对“恋童癖”的625,000个视频的评论。 12月5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 YouTube首席执行官Susan Wojcicki表示,YouTube将大幅增聘“审帖”和“删帖”人员,以减少YouTube上“有问题的内容”,并计划到2018年使审核员的数量超过1万人。同时,网站上的广告内容也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不过她并未说明YouTube现有审核员的数量。 此外,Susan Wojcicki透露,谷歌已经发展出“机器学习”技术用来识别包含极端主义内容的视频,这项技术也被应用于辨识视频中是否存在危害儿童安全的内容。 法新社称,由于恐怖袭击频传,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经对几大主要网站施加压力,要求彻底清除网上的偏激内容。YouTube上周总共撤下了15万部有关儿童的视频,原因是在这些视频下面的观众评论中,有部分言论涉嫌猥亵。 另据CNN报道,今年6月,YouTube上一些传播仇恨言论的视频在播放前自动出现了阿提哈德航空公司、万豪酒店等企业投送给YouTube广告,这一事件引发企业不满并将投放的广告撤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