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告ADTODAY(adtchina.cn),领先的数字营销案例和供应商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案例 > 创意类 >

《暗夜追光》上线,华为影业“硬核三部曲”齐了!

今日广告 2019-08-08 23:55

这两年,影视圈出现了一匹“跨界”黑马!华为因在“影视领域”佳作频出,一部部精致的广告短片陆续上线,点燃了网友们的“观影”热潮,被网友称为“华为影业”。

 

前两天,门主发现 “华为影业”又又又上线了!继《土拨鼠的逃生新技能》首试动画短片、《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jpg》挑战科幻题材之后。华为近期上线的这部《暗夜追光》小灯泡动画短片,几盏小台灯的“逃亡故事”颇具皮克斯的风采,成为华为P30系列在动画领域的又一佳作。

 

华为动画《暗夜追光》

 

三支短片制作精良,凭借硬核实力吸引了一大批“自来水”,让许多网友极不淡定,纷纷安利。今天借着这个机会,门主就给大家来盘一盘“华为影业”的这三部“影视”佳作。

 

—————— 1 ——————

硬核三连击

 创意“故事”亮点频现

 

     华为几乎每一支品牌短片都因硬核的故事和制作被吹爆。

 

     硬核第一击:深夜街头“暗战”童趣与刺激并存

 

     这次华为新发布的《暗夜追光》动画短片,”一部手机+5只小台灯”演绎的一场深夜街头的警匪暗战大戏里满是童真与童趣。

 

     以小灯泡的角度来看世界,台灯之间的互动、华为P30手机与台灯之间的街头“较量”是故事亮点。

 

     短片把“高楼跳车、街头追车、高空走钢丝”等硬核动作换成手机与台灯丝丝入扣的演绎,强烈的反差感以及如此绝妙的创意留下了许多令人想像的空间。

 

     硬核第二击:幽默+科技演绎别样太空科幻

 

     不止这部《暗夜追光》,去年11月发布的《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jpg》的故事同样精彩绝伦。

 

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jpg

 

     本是硬核严肃的科幻题材,却被华为演绎出了一丝“沙雕”气质。短片中,无论是宇航员安全绳的突然掉落、太空舱门的意外关闭,还是对月球上阿姆斯特朗脚印的“杯具”踩踏都极具幽默感。

 

 

     通过如此“不专业”的宇航员对硬科幻的“解构式”演绎,幽默+科技的意外组合创意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众多网友直呼:“这是一家被手机耽误的广告公司”。

 

     硬核第三击:鹰鼠套路故事“挑战”食物链法则

土拨鼠的逃生新技能get

 

     去年12月,华为又以《土拨鼠的逃生新技能》再次挑战沙雕风。土拨鼠觅食场景 + 一个老鹰抓土拨鼠的传统套路故事被沙雕式颠覆演绎,赋予了别样的精彩。

 

 

     可以说,经过华为这种猜中开头猜不中结尾的颠覆式解构,将当下的“减肥”扎心话题以动物视角搞笑呈现,成为这个小短片的亮点所在。

 

     从制作角度来看,三支短片,无论是《暗夜追光》里街头追逐场景的打造还是《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jpg》中太空场景的再现亦或《土拨鼠的逃生新技能》三只小可爱的CG特效,堪比“好莱坞级别”的动画制作水准,画面质感感人!

 

     从内容创意层面来说,小灯泡故事中的警匪大战、宇航员篇中的月球表面悲催作业、土拨鼠的另类逃生技能,借由视角的转换、幽默元素的混搭等方式让短片的圈粉指数飙升。

 

 

     从广告营销角度来说,这是“USP理论”的一次次经典运用与实践。华为P30系列强悍的「超感光」夜拍效果、华为Mate20“超广角”拍摄、AI卡路里功能,这些“黑科技”借由独具脑洞创意的故事演绎,无形中强化了华为手机产品特性在消费者心中的记忆点。

 

     的确,好的广告创意内容能引发用户再创作,在社交媒体引发病毒式传播。在自发UGC内容的加持下,华为手机的产品特性在消费者中迅速扩散升温。进而完成与消费者的深度对话与沟通,为品牌带去了更多的声量与话题。

 

—————— 2 ——————

产品力“破壁”内容营销

塑造品牌认知力,“撩动”消费者心智

 

     营销的本质在于与消费者建立沟通,并回归到产品或品牌的内核之中。三个硬核故事的背后是对华为手机产品特性的戏剧化演绎与呈现。

 

     采用情节式植入的方式,三支短片在场景的打造、剧情的展开等层面灵敏地将产品的特性和诉求点融入到全部剧情中,使品牌产品变成推进全部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到达“广告不像广告”的最好境地。

 

     可以看到,三支短片都以幽默与趣味化解了冰冷科技与消费者的距离感,将产品信息巧妙植入在剧情之中。品牌的植入和剧情相辅相成,潜移默化的在观者脑海中留下品牌记忆。

 

     产品特性的传递整体上以更加贴合短片内容为导向,巧妙地将产品融入到具体场景之中,甚至还成为了短片的点睛之笔。

 

 

     譬如,《暗夜追光》中逃亡路上出谋划策的「军师」电灯泡,最终竟然因为「idea」而被捕,“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关键情节设计在引发笑点的同时更将华为P30系列超感光暗拍不露痕迹的传达给消费者。
 

 
     《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jpg》中宇航员小马的三个“杯具”瞬间防不胜防地以华为Mate20系列莱卡三摄超大广角功能一一化解,在情节转折与推进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土拨鼠的逃生新技能》中土拨鼠用华为Mate20手机的AI卡路里识别功能救了自己一命,赶走猎鹰,成为令人捧腹的经典场景,产品露出毫无生硬之感。

 

     可以看到,产品特性与短片内容的无缝融合,以逗趣十足的场景巧妙链接,将华为产品的优势有效传达给消费者,种草产品于无形,令人印象深刻。

 

     这样独具创意且精妙的产品植入,自然切中了消费者G点,进而在社交平台引发话题讨论,激发出巨大的讨论空间。这不仅不会让消费者产生反感,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对品牌或产品的好感,让产品潜移默化的进入消费者心智,并成为品牌的传播助力。

 

—————— 3 ——————

“好内容自己会传播”

华为借硬核内容撬动品牌传播杠杆

 

     内容为王的时代,优质内容的价值已无需多言。几乎所有的品牌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优质营销内容出现在消费者眼前,通过优质内容提升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好感度。

 

     但门主认为,“好内容自己会传播”。品牌要以做产品的策略来做营销,做消费者想看的,才能挖掘和引导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的点,而不是品牌单向的信息传递。

 

     在门主看来,华为的这三支硬核故事短片遵循的正是“做消费者想看的”的产品思维。所以才撩拨了消费者的G点,进而触发了UGC互动传播。网友们的热情分享把内容扩散到社交媒体平台上,最终形成了链式传播效应。

 

     譬如,《暗夜追光》在官微发布之后,小灯泡的可爱形象迅速在网络蔓延开来,五只小灯泡的逃亡之路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追捧。

 

     短片被网友用手工剪纸+插画的形式创意改编,还有网友以垃圾分类配音进行二次创作。

 

     这些深度的共创内容在原版之外触发了新一轮的讨论与传播,利用高情景卷入度挑起受众的G点,套路之外网友们自发玩出了新花样。
     《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jpg》也是被网友们“玩坏了”。短片经由微博大V@果子哥哥“改编”的重庆话方言版在传播度上甚至超过原版,令人捧腹的方言演绎将当下流行的“沙雕”风表现的淋漓尽致,笑趴众多网友,有网友发出”这才是原版啊”。

 

     这一强大的二次传播更让网友都纷纷呼吁“华为必须给果子哥哥广告费才对”,不得不说,方言的魅力可真大。

 

_________
“总结”
 
     诚然,想要轻易打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无论如何,在互联网文化盛行的当下,消费者追逐“娱乐化”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正是基于对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和情感G点精准把脉,华为推出了这3支短片,用“脑洞创意+硬核制作”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无缝连接,更因此撬动了品牌“自传播”的杠杆。

 

     短片一经发布,一方面激发了大量消费者的自发参与,在网络上形成了有效的UGC互动模式——消费者们纷纷通过评论、转发、二次创作等形式产出优质的分享与传播内容,助推话题在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

 

     另一方面使得品牌官方传播与UGC内容能够深度串联,合二为一,形成强大的营销力和传播力。

 

     其实,从华为近年在“影视领域”的营销动作当中我们不难总结出其主要从2个方面来为品牌形象注入鲜活力,以具像化品牌认知。

 

     在品牌产品力层面,借助硬核创意故事的内容介质聚焦产品功能点,搭建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品牌营销力层面,始终以产品思路做营销,营销上以“痛点”切入寻找与消费者沟通G点,打造刷屏级短片,以硬核内容引发社媒二次传播。
(责任编辑:杨慧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