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个玩具,就是那种帮助小孩子幼教的,可以闪光,可以放儿歌,讲故事,读诗词。 玩具里传出的是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内容是这样的:
《夜宿山寺》 当时我一听,马上脑袋里就有一根亮线一晃而过,三个字立马脱口而出:好文案! 李白的这首《夜宿山寺》我小时候就学过的,不过当时也就是老师说背下来就背下来,真没怎么过多的去想。 现在又听一遍,感觉真的大不一样,马上就被这几句文字征服了,原来李白也是一位广告文案大师! 大家不妨想想,假设《夜宿山寺》里说的这个危楼是一个旅游景点,现在要给它做做宣传,让更多的人慕名而来。而它的核心卖点就是高。 白大师的文字功底肯定是出类拔萃的,这点毋庸置疑,咱们是没法比了。
1、使用简洁短句用文案大神休格曼的意思就是:你的第一句话应该因其简短且易读而让人非注意到不可。 不要用很长的多音节单词,要删繁就简,使之朗朗上口,意犹未尽,这样读者就必须去阅读第二句话了。 这样,你的读者一开始阅读就能马上陷进去,一句接一句,非常过瘾。 一连串长段文字会让行文呆板,而且可能一开始就造成了“沟通障碍”。直接就让读者没了兴趣。 另外,你会发现白大师基本没用形容词。
2、使用动词和具体名词,而不是形容词和抽象词但是这还不够。毕竟很多人还是对“百尺”没什么概念。人天生讨厌的抽象的东西,且不会形成什么认知。
一个被认可的文案技巧就是在描述中多用动词和具象名词,少用形容词和抽象词。 但是如果你用太多的形容词,特别是那种笼统的形容词,很难产生具体画面。 这个就没什么画面感,在用“非常”、“帅”来形容那个男生的时候,你无法感知他帅的程度,也并不会产生多少具体认知。 回到白大师的文案,摘星辰、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些都是动词或具体的名词,这画面感杠杠的,“高”这个卖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我都想一睹风采。 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反正对于我而言,“手可摘星辰”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2句给我带来的画面冲击太强烈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文字是有画面感的,能让人马上就能感受到这个危楼的核心卖点。
文案场景化,我们总是说文案要唤起用户的记忆,引起用户共鸣,引爆用户情绪......其实就是唤起用户记忆里的一个个场景。 场景化的文案,就是给用户制造一个场景联想,让用户能触景生情,产生高认知。
4、关联了熟悉事物我们的大脑都是会关联记忆的,而且还是非常喜欢并特别擅长关联记忆。 这个是潜意识的,并不受你的控制,你看到这个类别就马上会关联到你过往的记忆。 我们每一个人都更习惯于用固有的认知去解释和理解新事物。对于文案,我们也是习惯于用过去固有的认知去理解你所描述的。 而利用他已经理解的熟悉事物,在这个事物上进行关联就容易理解多了。
白大师通过关联这2个我们熟知的事物,我们一下就认识到这危楼太高太高的,肯定是直冲云霄。 什么叫“种下好奇的种子”呢?简单的说就在一句话结尾,用一个非常短的句子,诱导读者继续读下去。 就是埋下一些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这也是小说文案常用的套路,更是让读者能持续看完文案的小妙招。 比如这里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一句。“不敢高声语”就是种下了好奇的种子,为什么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呢? 这么说吧,如果你的文案既有趣又吸引人,也许你不用故意设置悬念。但这很难,特别是对于长文案特别难,所以不妨用这些 “ 好奇的种子” 来提升整个文案效果 。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说了这么多,我为什么不在这里结尾呢?“
6、找准参照物还是之前我举的一个例子,之前南孚出了一个迷你充电宝,这个充电宝相对于之前充电宝更加小巧轻便,方便携带。 最常见的方法是直接列出这个迷你充电宝的尺寸,比如9.2cm长*2.3cm,然后说怎么怎么的小。这个读者看到压根就不知道到底有多么迷你。
这就是参照,一直都是那么的好用。 再看白大师,他也用了参照,而且他没有把”危楼的高“去和高山或飞鸟的高度做参照对比,而是直接用星辰、天上人来做参照。666 不过,说不定会对大家的产品卖点文案起到启发作用。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