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告(adtchina.cn),领先的数字营销案例和供应商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Digital China > 行业产品 >

2018网络综艺“十综最”

今日广告 2018-12-18 14:41

2018年的网络世界一如既往的热闹,其中综艺节目带来的热度和流量占据了大半的关注。腾讯、优酷、爱奇艺、芒果TV之间的平台竞争,多部现象级网综霸占全网头条,播放量与质量兼具的良心综艺,热血综艺和慢综艺谁与争锋......
 

2018年究竟是网综遍地开花的一年,还是繁华表面的虚张声势?小编不才,斗胆盘点了本年度网络综艺的“十综最”。年度爆款也好,良心综艺也罢,各位看官必定心中自有定论。
 

明星大侦探第四季


网综界有句话,“好看不过三季”。能逃过三季魔咒的国产综艺太少了,然而芒果TV的这档明星角色扮演类游戏推理综艺却一直口碑在线,三季过后竟然稳中有升,第四季仍旧保持着豆瓣9.0的高评分。

      节目模式依旧,六名嘉宾化身大侦探,通过烧脑的推理证明找出真凶。不仅每一期的剧情都让弹幕齐刷刷“脑子不够用”,壕剧组的道具、布景一如既往的真实和细节到位也让众多老粉感到欣慰。尽管也有严格的粉丝批判第一、二季之后,刚刚迎来创新之作的第三季,第四季就变得虎头蛇尾起来。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严格的审视眼光,网络综艺才不会走下坡路。
 

奇葩说第五季

 

2014年底,《奇葩说》横空出世,“辩论+奇葩”的表达方式破开了传统综艺节目的藩篱,赢得了众多90后的关注,今年这档说话达人秀终于迎来了第五季。提起《奇葩说》,广告人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马东的花式口播,第五季《奇葩说》更是在广告植入上费劲了心思。独创的战队营销,让赞助品牌和选手深度融合,一路到底的曝光频率让品牌得到充分地传播。

       尽管从豆瓣评分上来看,《奇葩说》从第一季的魅力女神逐渐沦落为落魄凡人,赛制的激烈化、真人秀式的剪辑、节目人物各种喜提热搜,网上杂音靡靡。爆款不易,守爆款更难,日子久了,那股子新鲜劲儿过去,总有人嫌弃它聒噪,说到底还是众口难调。马东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有争议不代表就是坏事。如今的网络视听环境仿佛一锅不断沸腾着的浓汤,深不见底、鱼龙混杂。对价值观的重新理解、散发着高级审美情趣的表达是《奇葩说》的坚持,“要思考,不要只high”网综市场需要这样的角色存在。
 

奇遇人生

 

“安静地呈现,有万钧之力。”豆瓣网友的这句评论是我心中对《奇遇人生》最完美的解读。这部如纪录片一般的综艺想要“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用世界丈量心灵维度”,与其说是真人秀,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真实和未知带来“奇遇”,所以观众能看到潸然泪下的小S、不施粉黛的春夏、和真人秀格格不入的朴树......

       从广告的角度来看,《奇遇人生》的高级感还不止于此,极富电影质感的广告镜头、巧妙的软性植入,保持观看的愉悦度的同时,品牌调性与节目风格相得益彰。尤其是第二期,嘉宾春夏金句频出,让这档节目的文案受到关注,甚至有人断言“这可能是2018最好的综艺”。“俯仰天地,纵察人生”,《奇遇人生》这一黑马,驰骋在喧嚣的凡世中,平静而坚定地追问着人生的终极哲学话题。
 

创造101

 

自从爱奇艺《偶像练习生》的全民pick模式成功后,腾讯也马上推出了《创造101》。这档中国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在播出期间,话题度一直居高不下,哪怕你没看过节目,也一定听过“地狱空荡荡,王菊在人间”和“锦鲤”杨超越,这两位练习生也成为最具长尾效应的选秀偶像。

      “逆风翻盘,向阳而生”这句鸡汤式的口号在这档现象级综艺的辐射下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传统的选秀竞技在这里失去了号召力,观众的pick主导了练习生们的生死存亡。打投组、控评团、反黑组,这些年轻人的饭圈群体的狂欢背后,是国人对偶像、练习生的热情汹涌澎湃。有人说,“土创”节目做的不怎么样,奈何这热度是拦也拦不住。不管女团出道后是糊是火,腾讯成功地将一档综艺变成了全民狂欢,这波粉丝经济和流量的确是收割的盆满锅满。
 

妻子的浪漫旅行

 

芒果TV这部自制的福气观察治愈节目,以夫妻隔空对话为模式,让妻子团踏上旅程,丈夫团则留守棚内,远程观察旅途中的妻子。在这场跨时空的对话中,夫妻重新审视彼此关系,和观众一同探寻幸福婚姻的密码。

       随着以《爸爸去哪儿》系列为代表的顶级收视无限期延播,芒果TV痛失综N代的流量福利,将目光对准慢综艺。慢综艺填补了被快节奏生活压迫久了的人们内心的空缺,“佛系”的态度受到观众认可,去年是慢综艺火爆的一年,然而今年的慢综艺却有些高开低走,趋于同质化后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选择将视线聚焦到女性、婚姻、爱情这些复杂又美好的社会话题上,是这部观察类真人秀的魅力。
 

这!就是街舞


由优酷、天猫出品,联手灿星制作的《这!就是街舞》用“明星导师+专业舞者真人秀”的赛制颠覆传统舞蹈节目模式,通过大海选吸纳优秀街舞舞者,设置“舞者近身斗舞”、“世界顶级街舞大师及一线明星带队PK”、“国际街舞大师为参赛者定制个人街舞秀”等环节,全方位打造极致舞美,借街舞的内核重新定义年轻人的文化。

       优酷和爱奇艺的battle业界早已见怪不怪,也延续到各种自制综艺的厮杀上,优酷出了一个《这!就是街舞》,爱奇艺也不甘示弱推出了《热血街舞团》。然而从观众评论来看,这一局显然是优酷赢了,既有日韩综艺的热血剧情感,又有欧美综艺的隆重仪式感,将各种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成功地将街舞这个小众文化推向大众的视线。《这!就是街舞》的成功告诉我们,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把小众的文化大众化,很燃!
 

声临其境


“有一种好声音,能让耳朵怀孕;有一种老戏骨,能用声音表演。”作为全国首档声音魅力的竞演秀,《声临其境》以台词和配音为切入点,每期邀请思维台词功底深厚的演员、配音演员同台竞声,比拼台词功力和配音实力。

        湖南卫视的不愧为中国综艺的王牌卫视,在我们对演艺圈的认知还停留浮华和躁动的表面,芒果台就已经深入到专业的腹地——以声音的名义进行着实际上的演技PK,用声音让观众铭记。这个新颖的题材不但让它首播的实时收视率雄踞全国榜首,也让观众能够撇去浮华,看到演艺行业的专业性和顶梁柱。
 

吐槽大会第三季


这是一档由腾讯视频、笑果文化联合出品的喜剧脱口秀节目,以网络独有的“吐槽文化”为切入点,提倡用“吐槽”来与年轻人沟通。李诞和他的小伙伴将美式喜剧脱口秀进行了本土化延展,让节目从内容、价值观到广告营销,都以创新的思维进行了新的诠释,也让脱口秀成为了一项“有钱途”的事业。

     一个主打亚文化的网络综艺如何打破主流文化的垄断?“看吐槽大会很解压”是爱它的人的理由,不仅是看准了综艺的娱乐化属性大做文章,更是因为迎合了年轻人的沟通方式。“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正如节目的口号所说,走到第三季的《吐槽大会》如何将这门手艺磨炼得更加精纯、避免观众审美疲劳,是策划人李诞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上新了·故宫

 

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可以说是今年网综界的文创佼佼者。作为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创衍生品真人秀节目,它不仅想要向观众展示故宫的百年历史,而且试着将历史文化与商业结合作为新的传承方式输出。

       去年正是央视文化类综艺最火的时候,《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美学的综艺回归。2018年文化综艺继续蓄力发展,并且避开去年的题材,寻求自己的差异化道路。故宫也开辟了多条文创道路,用独特的定位打破了大众对故宫的刻板印象,“故宫”成为文创圈的顶级IP实至名归。

 

中国新说唱

 

2017年6月,《中国有嘻哈》首播,第一期便对外输出了“freestyle”这一现象级流行语,发掘了中国嘻哈综艺市场的空白,掀起了年轻人追逐嘻哈的风潮,不少媒体也将这一年定义为嘻哈元年。

作为今年年爱奇艺举全平台之力打造的S+级超级网综,既要延续去年的成功,又要小心审查的红线,改名之后卷土重来的《中国新说唱》显得有些束手束脚。尽管有人说今年选手整体实力远胜去年,但观众明显仍沉醉在去年的氛围中醒不过来。毕竟要想真正推广说唱文化,“freestyle”冷饭重炒,仅凭一个“skr”的流行语是远远不够的。

 

近几年来,中国网络综艺竞争的白热化肉眼可见,各大视频平台争相推出各类节目,以求达到差异化运营。除了内容上的不断创新,还有不断细分的用户市场,他们百花争艳,寻求大众舞台上属于自己的一隅角落。

互联网经济让文娱产业再一次绽放光芒。以上所提及的十大网综,它们现有的光荣,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文娱狂欢时代的大趋势,支撑这个产业发展的不仅仅是从业人员付出的汗水,更是你我每一个人贡献的流量和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