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海唐新媒:从传统媒体到AI,海唐新媒16年如何紧抓中国营
0 0

当雷军亲自下场直播为小米SU7带货,创下汽车行业营销新范式;当AI工具让一个设计师能完成过去整个团队的工作量——这些现象背后,是中国营销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从微博时代的"140字革命",到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狂欢,再到如今AIGC重塑内容生产链条,营销人面对的不仅是渠道的更迭,更是思维模式的颠覆。


在这场持续的行业变革中,有这样一家本土营销机构:它是最早一批微博官方合作伙伴,见证了中国社交媒体的从无到有;它在2022年就精简设计部门,全面拥抱AI工具;它服务过从互联网巨头到新能源车企等700多个品牌,却自称"不是广告公司"。这就是北京海唐新媒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每个营销风口都能精准卡位的"行业观察者"和"实践派"。


近日,今日广告独家对话海唐新媒董事长段志敏,试图解码这家营销集团持续领先的秘诀。从擅长打造爆点内容"流量操盘术",到撮合京东健康与网易云音乐的"跨界创意",再到用AI重构内容生产链的"未来实验室",这次对话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部中国营销行业的进化简史。


海唐新媒董事长 段志敏


——

在变革浪潮中冲浪——海唐新媒的进化论


在这个变革速度以"月"为单位计算的营销行业,海唐新媒的成长轨迹更像是一部不断自我革进的进化史。从微博时代的拓荒者,到如今AI内容生产的先行者,这家本土营销集团用16年时间书写了一段独特的成长故事。当大多数同行还在为如何应对行业变革而焦虑时,海唐已经完成了一次次漂亮的转身


但细想,哪有所谓的一蹴而就的成功?哪有所谓的未卜先知的决策?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或许才是海唐新媒16年来在营销行业屹立不倒的真正秘诀。


今日广告:2008年成立至今,海唐新媒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包括新三板挂牌、进入创新层等。您认为,在这些里程碑事件中,哪一个对公司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


段志敏:海唐新媒十六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始终精准把握行业风口,实现从1.0到2.0时代的战略跃迁。


1.0时代(2009年创立初期),公司敏锐捕捉互联网科技浪潮,成功服务微博、腾讯、百度、搜狐、YY等头部互联网企业;2020年开启的2.0时代,公司前瞻性地战略放弃房地产行业业务,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一决策有效规避了2022年房地产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当前,公司正积极布局2.0时代的纵深发展,同时持续探寻新的产业机遇,力争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依托经济结构转型实现3.0时代的升级。


资本市场维度,2016-2017年是新三板挂牌及进入创新层的关键节点,标志着公司向半公众化企业转型。这一里程碑事件显著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并为融资渠道拓展、银行授信等资本运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今日广告:海唐新媒自成立以来,一直定位为国内领先的智能数字创意整合营销集团。您能详细阐述一下,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海唐新媒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吗?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模式上的独特优势。


段志敏:首先,作为伴随中国新媒体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企业,海唐新媒对中国新媒体环境及传播趋势的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这一优势可划分为两个关键阶段:


微博时代(2011年起)海唐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微博传播的企业之一,曾为微博平台提供专业服务,在该领域处于行业前沿。


短视频时代(快手、抖音主导)在短视频领域,海唐形成了更强大的竞争优势,能够以高效、精准的方式助力品牌实现全网热点覆盖,具体表现为快速内容生产:在客户发布会或重大事件传播中,迅速生成千人千面的多样化稿件规模化短视频创作:单日可产出上千条短视频切片,包括二次创作内容,实现多维度传播。


海唐凭借对新媒体内容创意生产及运营的深刻理解,持续为客户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今日广告:面对国际4A公司的本地化竞争,本土公关公司如何发挥灵活性优势?


段志敏:相比4A,本土公司更灵活,更适应国情以及国内的经济环境。今天的新媒体传播环境,每一个KOL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体存在,某种程度上,他像明星艺人,但是与明星艺人又有本质的区别。明星艺人的曝光度、知名度、作品更为丰富,在运营管理上也更为专业化,而KOL具有很多随意性以及不确定的因素,在这些方面本土公司更具优势。


其次,本土公司伴随本土客户共同成长,更高程度地满足本土客户的需求。本土客户的需求是建立在中国市场内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产生的,所以它们的适应性也会更强。


今日广告:在公司管理层面,怎么样让我们的企业可以长久的经营下去?


段志敏:海唐1.0时代以服务科技行业客户起家,早期便具备鲜明的科技行业基因。这种基因体现在企业管理方式上我们选择效仿科技公司的管理逻辑,重视体系化建设、流程机制保障、数据驱动;而传统广告公司中往往更看重个人才华与创意能力


此外,作为新三板上市企业,海唐始终将公司经营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只有公司持续发展,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员工才能实现个人繁荣,实现个人行业地位及专业水平的提升。


——

在资源浪潮中领航——海唐新媒的实力探秘


如果说品牌营销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资源便是决胜的“战略粮仓”。海唐新媒成立16年,在行业浪潮中破浪前行的底气,不仅源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洞察,对人才的高要求,更源于其背后深厚且多元的资源“护城河”。

从跨界营销的“破圈魔法”到财经公关的“资本对话”,从媒体矩阵的“声量放大器”到危机公关的“安全防护网”,海唐新媒如何将资源转化为竞争力?


今日广告:海唐新媒在跨界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比如京东健康与网易云音乐的11.11跨界营销。能否分享一下,在开展跨界营销时,如何实现品牌合作价值最大化?


段志敏:跨界合作的核心是竞争中的资源互补与协同增效,这离不开我们的全生态资源整合优势。具体来说,我们不仅拥有媒体、艺人、综艺、MCN等常规资源,更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科技、消费品、金融等领域。以新能源车企与金融企业的跨界合作为例,我们通过银行渠道将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与车企需求精准对接在银行活动中设置试驾体验,为银行客户提供专属购车优惠及金融服务,展现了资源整合的立体化效能。


此外,企业规模决定了整合效能小型公司受限于资源匮乏,难以开展有效整合超大型公司因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高管,基层事业部缺乏整合能力。相比之下,海唐这类中等规模的企业,老板仍亲临业务一线、赋能业务一线,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优势。


京东健康 x 网易云音乐


今日广告:海唐新媒在财经公关领域有着深厚的资源人脉,如协助多个企业完成国内外上市传播。请问您如何看待财经公关服务?


段志敏:中国资本市场的财经公关价值长期被低估。目前行业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失衡70%-80%的服务集中在IPO阶段,企业此时往往不惜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预算,旨在护航上市进程并防范舆情风险。但成功上市后,多数企业却将月均预算骤降,这种"重上市、轻管理"的短视做法亟待改变。


资本市场征程始于上市而非终于上市。贵州茅台和中国神华等标杆企业印证了持续价值创造的规律这些案例揭示出,上市公司需要构建常态化、透明化的资本沟通体系既要传递发展成果,也要坦诚应对挑战。唯有建立这种双向互信的投资者关系,才能实现市值与价值的协同增长,真正发挥上市公司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声网:IPO上市传播


今日广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海唐新媒在这方面有没有国际化的布局和战略?


段志敏:中国营销服务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可借鉴国际4A公司经验,通过跟随中国企业出海实现全球拓展。以华为为例,其在中东、欧洲等市场的开拓带动了营销服务伙伴的海外布局。基于此,海唐新媒将聚焦中国企业出海需求,尤其是重点把握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出海机遇。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企客户加速海外布局,海唐新媒将同步推进国际化,通过本地化传播服务如区域化传播、当地网红合作等,实现与中国企业协同出海的目标。


——

智能时代的营销革命——海唐新媒的AI赋能之道


在构建起强大的资源护城河后,海唐新媒正将目光投向数字化转型这一全新战场。当16年积累的跨界资源、媒体矩阵遇上AI技术,一场营销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正在催生。


当下AI技术正以燎原之势席卷营销行业,从ChatGPT的爆火到Deepseek的惊艳亮相,整个行业都沉浸在技术狂欢之中。海唐也不例外。


今日广告: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公关营销行业的发展趋势?


段志敏:营销行业未来发展将呈现两大核心特征:一是媒体形态革新持续驱动市场规模跃升。从传统媒体时代的3000-4000亿元规模,到社交媒体时代的成倍增长,再到当下短视频带动的万亿级市场,"万物皆媒体"的趋势将持续拓展行业空间。二是AI技术正在重塑行业效率标准。通过实现ROI精准量化、创意效率成倍提升,以及构建全链路营销闭环,行业正从"追求创意"向"追求实效"进行根本性转型。这两大趋势将为从业者创造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今日广告:目前的内容生产过程中使用到AI了吗?


段志敏:海唐新媒在AI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行业前瞻性。作为较早将AI技术引入营销领域的公司,我们在多个业务环节实现了突破性应用。


在平面设计领域,公司于2022年就率先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将设计团队精简至5-6人这一看似大胆的决策实则基于对AI生图技术的充分评估。实践表明,在引入AI工具后,设计创意的产出速度、质量和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获得显著提升,使设计师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创意构思而非执行环节。


在视频内容生产方面,我们的AI布局同样领先行业。早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我们就成功运用AI技术为食品饮料行业某头部公司制作TVC广告片。


这些实践印证了我们的核心理念AI不是要取代人类创意,而是通过人机协作,释放创意人员的潜能,实现营销效果的倍增。


今日广告:海唐在AI领域有除了设计应用以外有哪些布局?


段志敏:海唐新媒正在通过战略性投资积极构建AI营销生态体系。公司投融资部门已将目光聚焦于AI与营销交叉领域的新兴企业,重点关注AI视频生成、图文创作以及电商营销应用等前沿技术方向。目前团队正在系统性地筛选评估这些领域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型企业。


我们采取开放合作的策略思路,计划通过股权投资或战略联盟等方式,将海唐成熟的营销服务网络与创新企业的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这种布局不仅能够快速吸收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更能促进资源协同,为客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将帮助海唐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

结语


16年的行业深耕,让海唐新媒不仅见证了中国营销行业的变革历程,更成为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力量。从微博时代的拓荒者到AI时代的进军者,海唐新媒用一次次精准的转型诠释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则——变的是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不变的是对营销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客户价值的持续创造。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海唐新媒正以其"技术赋能创意,数据驱动策略"的新型服务模式,帮助品牌在嘈杂的传播环境中突围而出。对于寻求突破的品牌而言,选择海唐不仅意味着获得一家营销服务商,更是与一位拥有16年行业积淀、始终站在变革前沿的战略伙伴同行。在AI重塑营销规则的新纪元,海唐新媒已经做好准备,与客户共同探索品牌增长的无限可能。


条评论
阅读排名